。
那气息里,混合着油香、酱香、咸鱼味,以及一种对生活的微小却实在的满足。
阳家前楼的门在身后轻轻关上,隔绝了天井的喧嚣,却关不住屋内同样洋溢的、甚至更加浓烈的喜悦。
那盏十五瓦的白炽灯泡悬在屋子中央,光线昏黄却足够温暖,像一团小小的、毛茸茸的光晕,笼罩着油漆斑驳的方桌。
桌上已经摆好了碗筷,几样小菜冒着氤氲的热气:
一盘深褐油亮、斩得大小均匀的酱鸭块,浓郁的酱香霸道地占据着空气;一小碟金黄油润的炒鸡蛋,翠绿的葱花点缀其上,显得格外诱人;一碗碧绿油亮的炒鸡毛菜;还有几个堆得冒尖、混合着白面和玉米面香气的二合面馒头,散发着扎实的谷物气息。
父亲阳永康已经坐在主位,他刚洗过脸,鬓角花白的头发还带着水汽,湿漉漉地贴在额角。
身上那件洗得发白、领口袖口都磨出了毛边的汗衫,似乎也比往日挺括了些。
他手里拿着自卷的“喇叭筒”烟卷,却没点,只是沉默地看着桌上的菜,目光尤其在那盘象征着“体面”和“门路”的酱鸭上停留了片刻,嘴角的线条比平时柔和了许多,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弛。
大哥阳光辉抱着儿子壮壮坐在一旁。壮壮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桌上那盘油光光的鸭肉,小手指着,“咿咿呀呀”地叫着,口水亮晶晶地挂在嘴角。
阳光辉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抹去儿子的口水,憨厚的脸上是纯粹的、毫无杂质的高兴,看着弟弟的眼神满是欣赏。
“都坐下!”张秀英催促着,脸上笑容未减,手脚麻利地解下围裙,动作都带着喜气,“今天我们家也小小庆祝一下!明明,你快把东西拿出来!”
她声音洪亮,眼神热切地落在儿子那个鼓囊囊的挎包上。
阳光明应了一声,打开那个沉甸甸的军用挎包,拉链发出轻微的“嘶啦”声。
他先掏出那个用旧报纸仔细包好的、厚厚一迭钞票,然后将各种花花绿绿、印着不同图案和文字的票证,分门别类地放在桌面上。
昏黄的灯光下,那一小迭用牛皮筋扎好的钞票,两张十元“大团结”,一张五元,三张一元,一张五角,一张一角,还有那迭散发着淡淡油墨和纸张气息的票证,静静地躺在斑驳的桌面上。
它们像一块沉甸甸的磁石,瞬间吸走了屋内所有的目光和呼吸。
张秀英、阳永康、阳光辉、李桂花,连懵懂的壮壮似乎都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