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太知道这五块钱对操劳了一辈子、精打细算了一辈子的婆婆意味着什么——那不仅仅是钱,是儿子长大成人的证明,是生活重担被分担的希望。
接着,阳光明开始整理那些花花绿绿的票证。
他把那两张印着肥皂图案的肥皂票和那一斤豆腐票单独放在一边。
然后,拿起那迭粮票——印着饱满稻穗图案的“魔都市粮票”,总计二十七斤。
他数出十八张一斤面额的粮票,同样双手递给张秀英。
“姆妈,粮票。这十八斤是给家里的。”他解释道,语气自然,“剩下九斤,我留着自己用。单位食堂吃午饭要用掉大部分,偶尔……可能在外面和同事吃顿点心,也要留点。”
他说得坦诚,这也是事先和家里商量好的,大家都理解。
张秀英接过那厚厚一迭粮票,这次动作自然了许多,脸上依旧带着满足的笑容:
“好格好格!应该的!你在外面也要吃饱!别省着!”
她捏着粮票,感觉像是捏住了家里的口粮保障。
然后,阳光明将剩下的票证——那半斤肉票、半斤糖票、半斤油票、一斤鸡蛋票,以及那四张最珍贵的、淡黄色底子印着齿轮麦穗图案的“魔都市日用工业品购货券”——全部推到了桌子中央。
“这些。”他看着父母兄嫂,目光平静而坦然,“有肉票、油票、糖票、鸡蛋票,还有工业券,我自己派不上用场,全部交给家里,由妈统一安排。”
他的语气平淡而坚定,仿佛交出去的不是稀缺的生存资源和购买“大件”的资格,而只是几张小纸片。
然而,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在小小的前楼里激起了更大的波澜,比刚才递钱时更甚。
“全部……交给我?”
张秀英看着桌上那堆花花绿绿的票证,尤其是那四张淡黄色的工业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原以为儿子最多上交一部分生活必需的票证,工业券这种能买暖水瓶、脸盆甚至缝纫机的“硬通货”,年轻人总会有点自己的想法,比如存着买块手表或者自行车零件。
她甚至在心里盘算过怎么开口跟儿子商量匀出一两张。
连一直沉默得像块磐石的阳永康,目光也深沉起来,从票证上缓缓移开,落在小儿子的脸上。
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带着深沉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震动。他夹着“喇叭筒”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
李桂花更是眼睛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