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五号,星期六。
日历翻到这一页,红星国棉厂的空气里便悄然渗入一丝难以言喻的躁动,如同被无形的手拨动了心弦。
这一天,是每月铁定的发薪日!
对每一个依靠工资养家糊口的工人和干部而言,它都像一块沉甸甸的基石,稳稳托住生活的重量,带来一种踏实的慰藉。
阳光明坐在赵国栋副厂长办公室外间那张属于他的硬木桌子前。
蓝色的硬壳笔记本摊开着,钢笔尖悬停在微微泛黄的纸页上方,墨水的微涩气息,混合着旧木头、陈年文件和窗外飘来的热风味道,氤氲在小小的隔间里。
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几道明暗相间的条纹。
转瞬间,他已在这三楼的小隔间里工作了一周。
从最初的谨小慎微、步步摸索,到如今的渐入佳境,那份前世生活秘书刻入骨髓的条理性和预判力,在赵国栋雷厉风行、务实高效的作风下,竟意外地找到了契合点,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文件柜里的资料被他梳理得如同精密的齿轮咬合,钥匙分门别类、标识清晰。
赵国栋一个眼神,甚至只是手指无意识地在某个方向点了点,阳光明便能心领神会,准确无误地抽出所需文件。
行程安排紧密而富有弹性,汇报工作则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直切要害,绝无赘言。
就连那支红蓝铅笔在文件边缘留下的批注,其角度、力道和措辞,也总能恰到好处地戳中赵国栋心中最关切的那根弦。
他手腕上那块“魔都牌”手表的指针沉稳地指向上午九点整。
阳光明合上笔记本,发出轻微的“啪嗒”声,随即起身。动作利落,带着一种经过职业训练的自然流畅。
今天,他有件重要的事要办——去财务科领工资。
这不仅是生计所需,更是他在这新世界、新岗位上,第一次凭借双手挣得、可以堂堂正正带回家的成果。
沿着熟悉的、被无数脚步磨得发亮的木楼梯下到二楼,穿过弥漫着棉尘和汗味、略显嘈杂的走廊。财务科门口,一条不长不短的队伍已经蜿蜒排开。
队伍里多是车间的工人,穿着洗得发白、甚至打了补丁的蓝色工装,脸上带着被暑气蒸腾出的油汗,以及那份难以掩饰的期待。
队伍缓慢地向前挪动,如同被高温融化的糖稀。间或响起几句低声的交谈,带着沪语特有的软糯腔调,内容无非是工资的用途、家里的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