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历三十一年(公元1653年)10月25日。
秋高气爽,京城夏允彝府邸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朱由检与媳妇周氏,携子女前来拜访。
这是朱幼薇与夏完淳成婚后,双方家庭的第一次正式会面,意义非比寻常。
夏允彝与盛氏早早便在门前迎候。见到朱由检一行,夏允彝热情地将他们引入正厅。
周氏令随行的朱慈炯奉上礼盒,笑道:“听闻亲家远洋归来,备了些薄礼,是自家裁缝铺子里做的几件寻常衣裳,聊表心意,还望莫要嫌弃。”
盛氏连忙笑着接过道:“亲家母太客气了!您的手艺,京城谁人不知?这礼物再贵重不过了。”
她对于周氏这位历经巨变却能从容面对、凭借双手开创生活的前朝皇后,内心是存着几分敬佩的。
一旁的朱慈炯迫不及待地问:“姐姐,小外甥在哪里?快带我们去瞧瞧!”
其他几个半大的小子也纷纷附和,厅内顿时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
朱幼薇笑着应道:“好,好,这就带你们去。”她向父母和公公告退,领着一群兴奋的弟弟们去看望尚在襁褓中的夏浩轩。
周氏见状,也顺势对盛氏笑道:“让孩子们自己玩去,我们姐俩也好说说话。”
两位母亲便借机离开,将正厅留给了朱由检、夏允彝和夏完淳这三人。
众人离去,厅内稍静。朱由检颇为熟稔地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金属烟盒打开,递向夏允彝一支。
夏允彝接过,淡淡的烟草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朱由检又将烟盒示意给夏完淳,夏完淳连忙摆手拒绝:“多谢岳父,小婿…担心烟气会沾染衣物,对浩轩不好。”
朱由检闻言,理解地点点头将烟盒收起,笑道:“谨慎些好。”
由检对夏允彝还是很有好感的,当初他虽然在京城,但也知道夏允彝组建几社想要拯救大明,只可惜大明的虫豸太多了,夏允彝也无力回天。对而夏完淳这个女婿也满意,年轻有为,为人沉稳正牌。
夏允彝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问道:“亲家,我在欧罗巴羁留十有余年,于国内情状所知不免隔膜。你如今是《民生报》的主编,洞察市井民生,可否与我讲讲,如今寻常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朱由检闻言笑道:“困恼?归根结底,最大的困恼莫过于‘钱不够花’。
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需银钱开路。即便是稍有余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