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教训,都是宝贵的财富。
我会让人加紧刊印,分发至各级军官、官员以及社内学院,作为学习研讨的材料。”
接着他谈到了对夏允彝的安排道:“仲彝,你在外多年,见识广博,又熟悉旧制与新学,元首府经过讨论,决定任命你为天津知府。”
夏允彝立刻起身,肃然道:“下官领命。”
刘永示意他坐下,详细交代道:“天津卫乃我朝北方重镇,其支柱产业是钢铁与造船,关系到国计民生与海防建设,你必须倾力维护,确保其技术领先、生产稳定。
此外,天津还有仅次于扬州的股票与期货交易市场,金融活跃,但也易生波澜。你的任务不是干预市场具体运作,而是维持秩序,防范奸商操纵,避免市价大起大落,影响实体产业和民生稳定。记住,稳定压倒一切。”
考虑到夏允彝刚刚回国,刘永又体贴地补充:“给你三个月假期,好好与家人团聚,过了元宵节再去上任。”
“多谢元首体恤!”夏允彝心中感激道。
大同历三十一年(公元1653年)十一月五日,京城,徐晨府邸。
一年一度的公民议会再次召开,民朝各地公民议员,地方官员齐聚,徐晨府邸也变得热闹起来,不时有官员拜访。
这日,高俊和土根带着一个中年人,挑着两个沉甸甸的箩筐前来拜访。守门的卫兵显然与他们相熟,笑着通报后便引他们入内。
高俊一见到徐晨,脸上就笑开了花,指挥着那中年人将箩筐里的东西一一取出:“社长,您看,这是咱孟津农场今年新腌的咸鸭蛋,流油起沙!这几只是散养的老母鸡,炖汤最是滋补。还有这板鸭,味道正得很!”
最后,他颇为自豪地举起半只熏得油亮、色泽诱人的猪腿:“社长,这是咱们农场今年试制成功的熏猪腿,用的新法子,您尝尝鲜,要是觉得好,可得帮咱们宣传宣传!”
徐晨笑着让他们坐下,目光却落在那个一直略显拘谨的中年人脸上,端详片刻恍然道:“你是高子聪?”
那中年人高子聪顿时激动得脸泛红光,连连点头:“是我是我!社长还记得我?”
徐晨哈哈一笑:“怎么不记得,你可是我们村有名的孝子,为了母亲,没少跟你爹顶牛,我怎么可能不记得。”
高俊不好意思地搓搓手道:“陈年旧事,让社长见笑了。”
当年他压榨媳妇和儿子的事情没少被同村人笑话,为了此事还被拉的游行示威了一回,这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