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使衙门,会议室。
三司使文吏对阮惠道:“今日还有和朝鲜使团的谈判,还请阮都督捎带片刻,等那边谈判完成之后,就是都督您了。”
阮惠道:“您忙。”
安南国使团坐在会议厅内,没过多久就听到了门外有声音。
阮惠想了想走向了声音的方向,从门口看到会议室一端一群人在谈判,想来这就是朝鲜使团了。
看着一个汉人服侍的所谓的朝鲜大使,他的内心是复杂的。现在的朝鲜王已然成为了和东吁王一样的傀儡,甚至比东吁王还要落魄,东吁王好歹是汉人,东吁文武大臣愿意给他一定的优待,虽然没有权利,但富贵的日子不缺。
朝鲜王就惨了,朝鲜国的军政大权全被朝鲜将军张献忠把持。他一个心腹都没有。每年只能得到一点固定的一万元年金,身为朝鲜王连土地都没,穷的可以和海峡对岸的日本王比惨。
要不是看在朝鲜,千年以来都是天朝的藩国,也顾忌其他藩国影响,这才保留了朝鲜王这个牌位。阮惠内心警醒自己,一定不能沦落到朝鲜王一样的。
议事厅内。
孙磊有的烦躁把他们的计划书推回去道:“你们报数字也合理一点,开口就是上千万,我看老张是自己人,才给他最低利息的农业贷款,他这是想把我当傻子坑吗?”
谈判的冯铨对眼前这一幕一点不感到尴尬,而是缓解气氛道:“我们朝鲜小国寡民,商业气氛也不浓厚,下面的人总是会出错,您要是有不满之处,可以提出来我们修改。”
孙磊严肃道:“不要弄这些歪门邪道,想上千万元的农业贷款,光凭你们生产的大豆远远不够,你们生产的大豆只够覆盖利息。
除非你们把种植大豆的200万亩土地给抵押出来,我就敢批这笔贷款。”
民朝着十几年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这几年刘永更是大力扶持各地发展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
民朝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工钱也不低,用购买力来计算,大概相当于明朝时期的中小地主水平,这些人已经不满足于只吃饱穿暖,而是想要吃的好,穿的漂亮。
民朝的工业增长水平倒是追上了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这些工匠不管是需要自行车,缝纫机,留声机等机器,民朝的作坊都能满足,纺织行业就更不用说了,棉,麻,丝,锦各种高档的布料,产能都极其充沛。
京城每个季度都有专门的时装展览,整个民朝的服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