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河北大地爆发了著名的蝗灾。
而主要发生的地点,就是冀州。
史书永远都是记载英雄的故事。
至于百姓的死活,史书上都是惜墨如金。
史书上短短六个字:
“岁大饥,民相食。”
仅仅是六个字,却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次河北蝗灾也是如此,史书上也只是寥寥的六个字:
“冀州大蝗,民饥。”
短短六个字,甚至不如骷髅王袁术传记的零头多。
那么多百姓死在这场大灾里,只配得到六个字的记载。
而骷髅王折腾一世,却得到了855个字的记载。
史书,从来不为底层百姓而写。
英雄美名,只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
就在众人商议之时,
殿外忽传:
“尚书仆射杜畿求见!”
只见杜畿汗湿朝服,持卷疾入:
“陛下!臣刚得冀州详报。”
“裴使君确已开仓,然事出非常:”
“蝗群过后,田野尽赤,饥民聚众欲抢官仓。”
“裴使君当机立断,先开仓后上奏,现暂稳局势。”
刘备颔首,问:
“伯侯以为如何?”
杜畿揖道:
“臣以为,裴文行此举虽违制在先。”
“然实合《周礼》荒政十二之要。”
“昔管仲曰:‘仓廪实而知礼节’,今仓廪空则民心生变。”
“若待公文往复,恐冀州已生大乱矣!”
刘备离案踱步。
良久,仿驻足问李翊道:
“子玉掌兵符,若饥民暴动,须几时平定?”
刘备担心饥民暴动,变成蛾贼。
到时候会给官府带来更大的麻烦。
李翊拱手道:
“陛下,饥民非敌寇,刀兵岂可向同胞?”
“臣闻冀州百姓剜野菜、煮树皮,犹守秩序。”
“若真生变,必是官府赈济不力所致。”
李翊还是很维护河北人的。
认为现在,绝对没有到要动刀兵的时候。
陈登忽道:
“……陛下,臣所忧者非止于此。”
“探马来报,已有数万流民南徙淮南。”
“流民过处,如蝗过境,恐生治安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