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有的甚至咧着嘴“仰天长啸”,鼻涕都快流到下巴上。
杨灿又好气又好笑,故意板起脸道:“笑笑,你帮老辛伯看着他们。
等我派人来接你们时,会问你谁最乖,要是你说谁不乖,那可就不准他来见我了。”
阿笑一听,瞬间瞪大了眼睛,像是接了个天大的任务,顿时收住哭声,连眼泪都硬生生憋了回去。
她挺了挺小胸脯,转头看向还在哭的伙伴,拧着秀气的小眉头,脆生生地呵斥:“都不许哭了!”
没想到这声呵斥比杨灿的哄劝管用多了,原本喧闹的哭声瞬间小了大半。
孩子们都怯生生地看着阿笑,连抽噎都放轻了声音。
这小大姐的气势,倒真有几分“领头人”的样子。
杨灿朝旺财递了个眼色,旺财立刻抱来一篮早就准备好的小小腰牌。
每块腰牌都是桃木做的,打磨得光滑温润,正面刻着一个清晰的“杨”字,背面则是从“一”到“廿八”的数字。
孩子们这段日子已经学了不少字,第一个认的就是“杨”字,一眼就认出了腰牌上的记号。
杨灿先拿起刻着“一”的腰牌给阿笑看,然后亲自系在她腰间的布带上。
杨灿又对其他孩子道:“按我之前给你们排的长幼,排队站好。”
孩子们立刻乖乖站成一排,连之前哭最凶的男孩都挺直了小身板。
杨灿挨个走到他们面前,把腰牌系在他们腰间,轻声叮嘱:“这是咱们杨家的记号,一定要戴好了,别弄丢了。”
孩子们摸着腰间的腰牌,瞬间破涕为笑,有的还小心翼翼地把腰牌往衣服里塞,像是藏着什么稀世珍宝。
在他们心里,阿父给了腰牌,还让他们姓“杨”,那就一定不会抛弃他们了。
安抚好孩子们,杨灿又走到辛闲身边,细细叮嘱了几句照料孩子和寡妇们的注意事项。
随后,他的目光又扫过孩子们身后那些大腹便便的孕妇,见她们情绪尚还稳定,这才转身走向自己的坐骑。
还是那匹枣红马,“欺霜”和“赛雪”早就被胭脂朱砂两个小丫头骑着,跟青梅一起先回凤凰山去了。
杨灿翻身上马,刚刚策马走出丰安堡的大门,堡内的百姓、匠作坊主们便齐声高喊起来:“庄主一路保重!”
声音在晨雾里回荡,久久不散。
而堡外的河边,也早已站满了闻讯赶来送行的百姓和村中部曲,亢正阳正立在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