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欣慰。但这一百块钱,你还是收下吧。”
他语气变得有些深沉:“我跟你爸是多年的老战友,一起从枪林弹雨里滚过来的,我最了解他。
他这个人,把责任看得比什么都重。
以前……对家里亏欠太多,他心里一直憋着股劲儿,觉得对不起你娘,对不起你奶奶,对不起你们兄妹。
现在好不容易关系缓和了些,他能有机会为家里做点事,哪怕是尽这么一点点心力,你要是不让他尽,他这心里……会更不好受,会更惭愧。”
阳光明沉默地听着,他能理解杨政委话里的意思。
父亲阳建雄是个极其看重责任和担当的人,多年的隔阂与亏欠,让他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这区区一百块钱,或许在他看来,不仅仅是钱,更是一种象征,一种试图弥补、试图重新连接起父子亲情的努力。
如果连这点努力都被拒绝,恐怕真的会让他更加失落和自责。
想到这里,阳光明不再坚持。他伸出手,将那一百块钱重新拿了起来,妥善地收好。
“好吧,杨政委,您说得对。这钱,我收下了。让我爸也安心。”他点了点头说道。
杨振华见阳光明被说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心情放松下来,又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印刷更为精致的票证,再次递到了阳光明面前。
“哦,对了,还有这个。”
杨振华语气随意,仿佛拿出的只是一件寻常东西,“这张照相机票,在我手里也有段日子了。
我这大老粗,摆弄不来这些精细玩意儿,留着也是浪费。想要送人都送不出去,一般人不会用,也用不起。
我想着你是大学生,文化人,可能用得着,就顺便给你带过来了。”
阳光明看清那张票证上的字样和图案,心中微微一震。
这可不是自行车票能比的,这年头,照相机绝对是稀罕物,票证极其难得。
照相机的价格本来就高,就算价格偏低的海鸥照相机,价格也要在一百几十块钱。平常使用的话,胶卷的花费也不小,一般人确实不会用,也用不起。
“杨政委,这太珍贵了!”阳光明连忙摆手推拒,“这我可不能收。自行车票,家里确实需要,我厚着脸皮收下了。这照相机票……您还是留给家里孩子,或者送更合适的人吧。这礼物太重了。”
杨振华却浑不在意地笑了笑,直接把票塞到了阳光明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