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给我,让我务必转交到。”
他指了指那张自行车票:“建雄说了,家里现在可能不缺他这一百块钱,但肯定缺一辆自行车。
就算玉芬同志上班路近,用不着,平常买菜买副食品,去粮店煤站,有辆自行车也会方便很多。他考虑的还是很周到的。”
阳光明点点头,仔细看了看那张珍贵的自行车票。
这年头,自行车是紧俏物资,光有钱没票也买不到。
父亲能弄到这张票,确实是费了心的。家里有辆自行车,母亲上班或许可以步行锻炼身体,但采购生活用品,有辆车确实能省力不少。
“票我收下了,确实需要。”
阳光明将自行车票小心地揣进裤兜里,然后拿起那一百块钱,在手里掂了掂,却没有立刻收起来,而是看向杨振华,问道:
“杨政委,我爸他……这钱,不会是找谁借的吧?上次他陪我们去看房的时候,跟赵工说过,就算凑一百块钱也得找人借。”
杨振华没想到阳光明会问得这么直接,略微迟疑了一下,觉得这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便实话实说:
“建雄他……倒也不算特意找人借。就是从我这先挪用了五十,说下个月发了工资就还。
嗨,这也没什么,我们之间经常这样,谁都有个钱不凑手的时候,互相帮衬一下,正常的很。”
阳光明听完,心里就明白了。
如果是因为父亲生活上大手大脚,把钱花没了,平常攒不下钱,那他收这一百块钱,绝无心理负担。
但他知道,父亲阳建雄每月工资的大头,基本都拿去接济那些生活困难的战友或者战友遗属了,自己过得相当俭朴,甚至有些清苦。
这几次见面,他就注意到一个细节,父亲脚下的那双皮鞋有多处修补的痕迹。
在这种情况下,他再去挤占父亲那本就所剩无几的工资,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他将那一百块钱又推回到了杨振华面前,语气诚恳地说道:
“杨伯伯,这钱,您拿回去吧。我家里的情况,您也清楚,我现在有能力照顾好奶奶她们,真不缺这一百块钱。我爸他的钱,留着让他去做更该做的事吧。”
杨振华看着被推回来的钱,又抬眼看了看眼神清澈、态度坚决的阳光明,心中不禁感慨。这孩子,不仅懂事,心思也正,更能体谅父亲的难处。
他没有去动那迭钱,而是叹了口气,劝道:“光明,你的心意我明白,建雄知道了也肯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