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少为家庭关系苦恼,如今看来,这个儿子不仅化解了家庭矛盾,自身还如此优秀,怎能不让他这个老战友心生羡慕。
阳光明谦逊地笑了笑:“杨政委您过奖了,我就是平时喜欢瞎琢磨,看的杂书多了点,当不得真。”
这时,田玉芬和老太太端着做好的饭菜走了进来。虽然时间仓促,但婆媳俩还是尽力张罗了四个菜。
一个腊肉炖豆角,油汪汪的腊肉片和翠绿的豆角堆了满满一盘;一个蒜苗炒腊肠,香气扑鼻;一大盘金黄油亮的炒鸡蛋,看着就诱人;还有一个清爽的拍黄瓜。
主食是白面馒头,一个个暄软雪白,冒着热气。
在这副食品供应极其紧张,肉食罕见的日子里,这样一顿午饭,绝对算得上丰盛了。
仓促之间能备出这样的饭菜,杨振华看在眼里,心中既有些惊讶于阳家“存货”之丰裕,更多的则是被这份盛情款待所感动。
“杨政委,没什么好菜,您将就着吃点。”田玉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玉芬同志,你这太客气了!这还叫没什么好菜?”杨振华指着桌上的菜,语气真诚,“现在这光景,多少人家一个月也见不到一点荤腥。你们这又是腊肉又是腊肠,还有这么多鸡蛋,这简直是过年了!太破费了,真是太破费了!”
老太太笑着招呼:“杨政委,快坐,趁热吃。都是自家有的东西,你别嫌弃就好。”
阳光明又去柜子里取出上次父亲带来的那瓶茅台,还剩下半瓶。他拿了两个小酒盅,给杨政委和自己各倒上一杯。
“杨伯伯,我陪您喝一点。”阳光明举起酒杯。
“好,小酌两杯,正好。”杨振华心情颇佳,端起酒杯和阳光明轻轻一碰。
醇厚的酒香混合着饭菜的香气,在小小的堂屋里弥漫开来。
几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气氛温馨而融洽。杨振华也不再拘束,尝了一口腊肉,连连点头称赞味道好。
田玉芬和老太太见他吃得香,心里也高兴,不停地给他夹菜。
这顿饭吃了将近一个小时。饭后,阳光明又泡了一壶新茶,大家坐着喝了会儿茶,说了会儿闲话。
杨振华看看手表,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婶子,玉芬同志,光明,谢谢你们的盛情款待!这顿饭吃得好,聊得也开心。我下午还有点事,就先回去了。”
田玉芬和老太太连忙起身相送。
“杨政委您稍等。”阳光明说着,转身进了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