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独自伫立在启明资本位于太古广场一座三十八层的宽敞办公室内,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将维多利亚港的壮丽景色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他的眼前。
午后的阳光如同熔金,泼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将穿梭往来的渡轮和小艇钩勒成移动的剪影,它们拖着长长的白色尾流,仿佛一支无形的画笔,在湛蓝的画布上绘制着这座国际都市繁忙的水上脉络。
远处,港岛北岸的摩天楼群鳞次栉比,玻璃幕墙在阳光下交织出冷峻而璀璨的光晕。
他静静地凝视着这片景象,心中的思绪却早已飞跃。
超过四千万美元的庞大资本已然安全到位,静静地躺在指定的账户内,给了他充足的底气去撼动未来的市场。
然而,金钱本身并不会增值,需要一双无形而有力的手去驱动它,将它转化为几何级数增长的财富。
这双手,就是一个高效、专业且绝对忠诚的团队,一个能够精准执行他意志的金融引擎。
因此,组建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尤其是敲定总裁和投资部总监这两个堪称公司“心脏”与“利刃”的关键职位,成为他此次港岛之行的核心要务。
在梁博涛前期严谨的筛选和初步面试基础上,过去一周,阳光明亲自披挂上阵,投入了最后几轮高强度的近乎苛刻的深度面试。
他需要甄别的,不仅仅是简历上光鲜的学历和履历,更是潜藏在职业微笑背后的真实能力、性格特质、管理哲学、风险偏好,以及最重要的——是否能与他脑海中那幅宏大的,甚至在某些人看来有些激进的未来战略蓝图相匹配。
正如他之前所冷静构想的那样,对于总裁一职,他并不奢求。
他并不需要一个具有惊天动地、颠覆性战略眼光的天才。
那样的人物凤毛麟角,且往往特立独行,难以驾驭。
更重要的是,在他自身掌握着未来信息优势这一绝对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公司战略决策的舵轮,必须由他自己牢牢把握。
他需要的,是一位经验丰富、沉稳老练、精通金融战场所有战术细节的“大管家”,一位卓越的运营管理者和战略执行者。
这位总裁需要能深刻理解他看似有时“不合常理”的战略意图,并将其分解为清晰、可执行、可监控的战术步骤,带领整个团队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将他的战略意图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果。
他需要确保公司的日常运营高效、规范、稳健,能够承受未来金融市场必然会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