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手中的这批专利,所展现出的惊人市场潜力和直接解决现实痛点的实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只要他们其中任何人能够成功促成一两项交易,按照阶梯佣金计算,其个人的收入都将相当可观。
对于他们这些规模通常不大,依靠成功案例积累声誉和财富的个人而言,这无疑是非常值得投入主要精力的优质项目。
在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里,阳光明马不停蹄地与这几位代理人分别完成了谈判,并签署了正式的非独家代理协议。
当他将最后一份签好字的协议归档时,内心稍微松了一口气。
一个初步的、覆盖了不同技术领域和潜在市场渠道的专利商业化推广网络,已经初步搭建起来。
四支风格各异、资源互补的“先遣队”,将按照他的战略意图,向着广阔的市场进发。
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市场反馈,并随时准备好亲自下场,应对那些可能到来的真刀真枪的商业谈判了。
然而,市场反馈的速度之快,还是略微超出了他最乐观的预期。
几天之后,阳光明公寓里的电话再次响起,来电显示是拉尔森律师事务所的号码。
听筒里,拉尔森律师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振奋,以及一种明显的表功意味。
“阳先生,有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是关于‘塑料瓶装水改进型系列专利’的项目,可能很快就会有实质性的,而且是重大的进展。”
拉尔森律师开门见山,语速比平时稍快。
原来,拉尔森律师有一位关系非常不错的大学同学,如今在可口可乐公司亚特兰大总部担任一个中层管理职位,主要负责供应链优化和新包装技术的评估引入工作。
在一次非正式的朋友间的电话沟通中,拉尔森律师顺势向这位老同学提及了手头刚刚获得代理权的一个关于塑料水瓶的改进型专利组合,他凭借律师的精准表述能力,特别强调了其在防漏可靠性、日常便携性以及潜在的生产线灌装效率方面的独特优势。
没想到,这个看似随口的消息,通过那位同学,很快传递到了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耳中,并引起了高度重视。
彼时的可口可乐公司,正如日中天,致力于巩固其在全球软饮料市场的绝对霸主地位,同时也在敏锐地应对着来自老对手百事可乐等公司在各个细分市场发起的挑战。
任何能够细微提升产品消费体验、优化成本结构,哪怕只是能够形成短暂差异化优势的技术改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