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感到有些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他没想到第一个引起行业巨头关注的,竟然是这个在他看来技术含量相对不高、但应用场景极其广泛、市场基数巨大的瓶装水改进专利。
这恰恰印证了他多渠道推广策略的正确性——不同的专利吸引不同领域的买家。
他迅速回应,声音保持着一贯的冷静:“我明白了。时间地点由你协调确定,我会准时参加。”
“好的,我立刻安排。另外……”
拉尔森律师的语气变得更为慎重,“我强烈建议,我们这边也组成一个谈判小组。
你,作为专利所有人和最终决策者,必须出席。我,作为你的主要代理人和法律顾问。另外,我打算临时紧急聘请一位极其擅长技术许可和商业谈判的资深专家,作为我们此次谈判的特别顾问。
这类与巨头的谈判,涉及大量复杂的商业条款、价格博弈、风险分配和合同陷井,多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在侧,能为我们增加不小的胜算,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费用方面,可以按照我们协议中关于‘重大外部专家费用’的约定方式处理。”
“同意。专业的事情,必须交给最专业的人去做。”阳光明对此提议毫无异议,他很清楚,在关键时刻,专业支持的价值往往远超其成本。
会谈被安排在旧金山金融区一家高级商务酒店的顶层会议室进行。
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海湾,环境奢华而私密,是进行重要商业谈判的理想场所。
阳光明和拉尔森律师,以及那位临时聘请来的名叫理查德·刘易斯的谈判顾问,提前半小时抵达。
刘易斯先生年纪约五十岁上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已是灰白参半,穿着剪裁极其合体的深蓝色西装,袖口露出精致的白金袖扣,言谈举止间透着一种历经商战洗礼后的沉稳和老练。
他在技术许可、跨国交易和与大型企业博弈方面,拥有超过二十五年的实战经验。
利用这宝贵的半小时,刘易斯顾问与阳光明进行了最后一次战前推演。
他并没有过多纠缠于技术细节,而是快速而精准地再次确认了专利组合最核心的价值主张、阳光明内心偏好的商业化方式,以及此次谈判的绝对底线和理想目标。
刘易斯特别强调:“阳先生,在谈判桌上,你的角色至关重要。你需要保持冷静,观察对方成员的反应,尤其是在价格交锋时。
除非我或拉尔森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