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以及对考试难度和自身能力的分析,写成了一份逻辑清晰、论述严谨的详细报告。
第二天,他便搭乘公共交通,前往位于旧金山市区的驻美联络处驻湾区办公室,向负责管理他这片区域留学生事务的教育组工作人员,进行正式汇报。
接待他的是一位姓刘的参赞,年纪约莫四十岁,穿着合体的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看起来精明干练,眼神中透着长期从事外事工作所特有的审慎。
刘参赞接过报告,示意阳光明坐下,自己则戴上眼镜,逐页仔细阅读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微微蹙起,表情变得愈发严肃。
“阳光明同学。”
刘参赞终于放下报告,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语气凝重而谨慎,“你的这份报告,我仔细看完了。
首先,我必须肯定你的想法很大胆,也很有志气,展现了我们中国青年不畏艰难、敢于争先的精神面貌。”
他先给予了原则性的肯定,随即话锋一转,“但是,作为负责你们学习和生活的管理干部,我必须严肃地提醒你,你要充分、再充分地认识到斯坦福博士资格认证考试的高难度。
这绝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考核,更是对学术潜力、思维方式、表达能力,甚至是对西方学术范式的全面检验。
对于非英语母语、成长于完全不同教育体系的学生来说,挑战更是呈几何级数增加。
我们通常,或者说,一贯是不建议新生这么做的。
风险太高了!
一旦失败,可能会严重打击你的自信心,影响后续的学习状态,同时也浪费了最初这段极其宝贵的、用于适应语言环境和学术氛围的黄金时间。”
他顿了顿,更加语重心长:“按照国内和学校的原定计划,你先攻读硕士学位,是非常稳妥、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路径。
以你在清华打下的基础和所展现出的能力,按部就班地完成硕士学业,取得优异成绩,然后再申请攻读博士,成功率会高很多,过程也会顺畅很多。
我们觉得,你还是应该慎重考虑,不要……好高骛远。”
他斟酌了一下,最终还是用了这个略带贬义的词。
阳光明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被冒犯或是不悦的神情。
他早已预料到会得到这样的反应,甚至是更强烈的反对。
等刘参赞说完,他才用平静而坚定的语气回应道:“刘参赞,非常感谢您的提醒和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