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霍夫曼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并获得了象征极高荣誉的校长特别奖学金,阳光明在斯坦福的境遇,如同被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推动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种变化像涟漪一般扩散到他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活转折。
学术地位的认可带来了资源的倾斜,系里很快便体现了其高效和对人材的重视,首先便是为他调整了住宿安排。
他从原先与马克合住的难免相互干扰、隐私有限的两人间,换成了一间专为优秀研究生预留的单人宿舍。
这间宿舍位于研究生公寓楼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远离了楼梯口的喧闹和公共活动区的嘈杂,确保了足够的私密性与静谧。
房间面积不算大,约莫三十平米左右,但布局极为精巧,功能高度整合,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推开门,左手边是一个小巧却功能完善的独立卫生间,配备了抽水马桶、陶瓷洗手池和力道充足的淋浴设施。
右手边则是一个巧妙嵌入墙体的简易厨房操作台,虽然紧凑,但单眼电炉、不锈钢小水槽和一个嗡嗡作响的小冰箱一应俱全,足以满足日常简单的烹饪需求,让他可以偶尔慰藉自己的中国胃。
房间内侧,靠窗的位置,光线最佳,合理地摆放着一张铺着干净格子床单的单人床,一张宽大厚重、木质敦实的书桌,一个三层开放式书架和一个容量相当可观的双开门衣柜。
窗户朝南,加州的阳光似乎格外眷顾这里,在白天的大多数时间,可以毫无阻碍地倾泻而入,将整个空间映照得明亮而温暖。
对于特别注重个人隐私的阳光明来说,能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可以随时上锁、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独立空间,是一件让他从心底感到踏实、满意和由衷愉悦的事情。
这方小小的天地,不仅仅是一个栖身之所,更是他精神的堡垒和思想的孵化器。
在这里,他可以不受打扰地沉浸于艰深的文献,可以天马行空地构画理论模型,也可以进行一些不便为外人所知的关乎未来技术路径与产业布局的“秘密”筹划。
从马克那里搬离时,这位性格开朗、热衷于社交的美国室友显得有些不舍,甚至流露出几分真实的失落。
“嘿,阳,真遗憾你要搬走了。
说真的,虽然你是个不折不扣的‘学习机器’,大部分时间都安静得像墙壁的一部分,但你也确实是我遇到过的最尊重他人、最整洁有序的好室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