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扬、冯向红和林见月一起离开。
林见月走出几步,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阳光明还站在院门口,高大的身影在灰蒙蒙的家属楼背景下显得格外挺拔。
他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也抬眼望了过来。隔着渐渐稀疏的人影,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林见月心头一跳,慌忙转回头,快步跟上冯向红,辫梢的红头绳在风里轻轻跳动。
严俊内向地笑笑,低声和阳光明道了别,也转身离去。
这次同学聚会之后,阳光明的新家才算是彻底清静下来。
……
十一月的风,带着深秋的凛冽,一阵紧似一阵地灌进石库门的天井。
青石板上残留的湿气,踩上去有些打滑,弄堂里飘荡着煤球炉子呛人的烟味。
前楼的窗户紧闭着,却挡不住那股弥漫在空气里的焦灼期盼。
自打进入十一月,张秀英数日子的声音就没停过,像上了发条的钟摆。
“耀耀快回来了,该晒的被子要晒透,棉花要絮得再厚实些……”
她嘴里念叨着,手上不停,把那些拆洗翻新、塞得鼓囊囊的旧棉被又一次摊开来拍打。
阳永康坐在专属的竹椅上,烟卷捏在手里,烟头的火星明明灭灭。
他很少说话,但目光总是不自觉地瞟向五斗橱上那只马蹄钟,听着那“咔哒咔哒”的走时声,仿佛那声音能丈量出儿子归家的距离。
连最闹腾的壮壮,似乎也感受到了大人们不同寻常的气氛,难得地安静趴在奶奶脚边,小胖手揪着张秀英的裤脚。
终于,在阳光耀预计动身的前两天,一封薄薄的电报,像一片承载着巨大希望的羽毛,飘进了石库门。
“姆妈!电报!东北来的电报!”李桂花捏着那张小纸片,声音尖利地冲进前楼,脸上是混合着激动和紧张的潮红。
一家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张秀英几乎是扑过去抢过电报,手抖得厉害,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着:“十六号下午三四点抵沪。”
“十六号下午三四点!正好是星期天!”李桂花迅速反应过来,声音更高了,“好日子!正好是休息日!”
“十六号……十六号……”张秀英反复念叨着,眼圈一下子就红了,长长地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总算有个准信了……明明,你要记牢,是十六号下午三四点,火车站!”
“晓得了,姆妈。”阳光明沉稳地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