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宏涛已经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大块连着筋膜的肘子肉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嚷道:
“香!真他娘的香!书楠,你这馒头蒸得也地道,有嚼劲!”
他又夹起一块油光锃亮的烧鹅腿,鹅皮酥脆,咬下去“咔嚓”作响,鹅肉汁水丰盈,香气四溢,他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发出夸张的叹息,“唔!这烧鹅地道!皮脆肉嫩!香到骨头缝里去了!”
阳光明也夹起一块烧鹅胸肉,细细品尝,点头赞道:
“确实不错。火候、香料都到位。书楠,别想那么多。朋友在一起,吃什么、在哪儿吃,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份情谊,是咱们能坐在一起,说说笑笑。”
他指了指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再说了,今天这菜,还不够硬?开动开动!”
他夹起一筷子雪白爽滑的米线,又舀了点浓稠油亮的肘子酱汁浇在上面,米线瞬间染上诱人的酱色,吸饱了精华。
三人不再客气,甩开膀子吃起来。
肘子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浓郁的酱香在口中弥漫,带着八角桂皮的馥郁;
烧鹅皮脆肉嫩,咸香适口,独特的果木熏香和香料气息完美融合;
爽滑的米线吸饱了肘子的浓稠汤汁,滋味更是美妙绝伦;
就连简单的酱瓜和青菜,在肉味的衬托下也显得格外爽口解腻。
二合面馒头扎实顶饿,正好中和了肉食的丰腴。
小小的亭子间里,只剩下碗筷碰撞的清脆声响、满足的咀嚼声、吸溜米线的声音和偶尔发出的赞叹声。
空气里弥漫着肉香、米香和酱菜的咸鲜。
这方寸之地,此刻充满了久违的热闹、生气和一种属于年轻人的、纯粹的、酣畅淋漓的快乐。
蔺书楠吃着吃着,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起,那笑容越来越自然,越来越放松,最后竟也学着邬宏涛的样子,伸手撕下一只油光发亮的烧鹅翅膀,毫无顾忌地大口啃了起来,嘴角沾着油渍,脸上洋溢着一种久违的、发自内心的、轻松畅快的笑意,眼睛也亮晶晶的。
阳光明看着他,眼里也露出了欣慰而温暖的笑容。
饭毕,杯盘狼藉,桌上只剩些残羹冷炙。
三人摸着滚圆的肚子,靠在墙边或挤坐在床沿上,都有些懒洋洋的、心满意足的惬意。
午后的阳光透过小小的窗户,在水泥地上投下一块方形的光斑,空气里还固执地残留着肉香、米线的气息和淡淡的油脂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