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中原大地如何战火纷飞、朝堂之上如何暗流涌动,西南地界还称得上是一片净土。
时值三五月份,春光正好,万物竞发。
从成都平原到云贵丘陵,广袤的田野乡间,处处可见辛勤劳作的身影。
不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地方官员们也纷纷走出衙门,深入田间地头,督导生产。
这一切,都是为了响应江瀚定下的“三年发展,扩军五十万”的宏大计划。
要养活如此庞大的军队,粮食是根本。
年初,农部和户部便联合给云、贵、川三省下达了明确的粮食生产与征收指标。
在不考虑天灾的前提下,四川行省作为天府之国,自然要承担起主要的钱粮供给。
经过中枢核算,四川省今年的计划粮食总产量定在了四千二百万石。
按照五成的地租计算,需要上缴官仓两千一百万石。
而新定的云南、贵州两省,则分摊剩下的两千万石产量指标,以及一千万石的赋税任务。
考虑到四川任务最重,在江瀚的授意下,农部和户部更是将指标进一步细化,精确到了每个州府。
就拿川北重镇保宁府来说,此地虽然多山,耕地面积不算最广;
但因紧靠嘉陵江水系,沿岸土地十分肥沃,灌溉条件优越,一直是川北的重要粮仓。
这次成都分派指标,保宁府的肩头便扛上了两百万石的粮税。
此时的保宁府,依旧是知府曾瑞做主。
曾瑞此人,就是当初在广元县第一个向江瀚投降的举人知县。
而具体分管钱粮、水利、农桑等事务的府同知,则是当初在保宁府高中状元的吴熙。
作为江瀚钦点的第一任状元,吴熙的仕途堪称是一帆风顺,升迁速度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噌噌往上窜。
第一年任剑州六品州同知,第二年便因救灾有功,擢升为从五品的剑州知州;
到了第三年,更是直接提拔为正五品的保宁府同知,成了保宁府的二把手。
对于汉王的知遇之恩,吴熙深感无以为报,唯有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公务之中,勤勉做事。
去年他娶亲成家,仅仅在家休憩了三天,随后便丢下新娘子,转而带着属官,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州县巡视,督导农桑。
今年开春,自从接到成都下发的任务后,他更是夙兴夜寐,一连数月都泡在乡野之间,只为确保春耕顺利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