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偏向。
不过,经镇海和张勇这么一说,他确实觉得,从团结蒙古四系的角度考虑,还是“元”好一些。
什么日月之分啊?
蒙古人和汉人,乃至天下各族之英杰,都在这“元”之内。
镇海刚才强烈反对“明”的国号,其实未必没有他为回纥人的潜意识的原因。
赵朔道:“杨惟中,替我拟定一番旨意给中书省,暂定国号为元,问问他们是什么意思。”
“遵旨。”
虽然没有无线电报,但是八百里加急传信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五日后,赵朔就得到了中书省的回信,赞同以元为新的国号。
然后,赵朔汗国的国家机器完全动员起来,为赵朔登基做准备。
虽然赵朔已经在忽里勒台大会上登基过一次了,但那次是大蒙古国的天可汗。
华夏天子的登基仪式,还没举行呢。
到了现在,“天可汗”或者蒙古大汗的权力,不过是赵朔和蒙古众贵人的约法三章而已。原本的赵朔汗国,现在的大元朝,才是赵朔的根基所在。
还有更关键的,华夏军民百姓盼着赵朔登基为华夏天子扬眉吐气多少年了,不举行一场登基仪式怎么行?
首先,当然是赶紧把赵朔登基的玉玺刻好。
材料早就备齐了。
以和田玉为基,以澳洲之金,扶桑之银,南洋之铜,蒙古之铁,波斯之铅,北天竺之锡,以及华夏冶金的最高成果锌,这七种金属为装饰。
象征着大元国土广大,混凝为一。
耶律楚材倒是想以传国玉玺所用的蓝田白玉为基呢,但这时代蓝田白玉已经开采殆尽,没有合适的玉料了。
和田玉就和田玉吧,关键是上面的字。
这块玉玺比较大,刻的字也比较多。
最中央,刻的还是鸟虫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上面写全人类的皇帝。
下面写大蒙古天可汗。
左面写华夏天子。
右边写大元皇帝。
这块玉玺,就是大元朝以后的国玺了,只有天子登基,以及在祭祀天地、宗庙等最顶级的国家典礼上,才会用到。
日常行政所用,就是所谓的“天子六玺”了。按规矩,天子有六个或者八个日常玉玺,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
当然了,以后随天子的喜好,还可能增加新的日常用玺,没有严格的数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