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威道:“天可汗所建的国度,比原本华夏何止扩充了三倍?理应除旧布新,万象更生。所以,臣以为应取国号为‘明’或者‘元’。”
“这明和元这二者之间,臣以为应该取明。天可汗要与汉人和蒙古人共天下。汉人为日,蒙古人为月,岂不是应了国名了吗?实在是非常恰当。”
他是赵朔允准致仕的人了,心情放松,第一个发言。
镇海却道:“臣也以为,应在明和元中选择,但是臣认为,应该是元,而不是明。”
“很简单的道理,孙威刚才说,汉人为日,蒙古人为月。凭什么呢?为什么就不是蒙古人为日,汉人为月?”
孙威皱眉道:“老相国不是蒙古人吧?何必执着于,到底蒙古人为日,还是汉人为日?天可汗对汉人和蒙古人一视同仁,又何必区分呢?”
镇海还真不是蒙古人,而是回纥人,出身于回纥富商之家。
他摇头道:“我虽不是蒙古人,却是刚刚受天可汗所封的大蒙古国左相,必须为大蒙古国着想。”
然后,再次跪倒,向赵朔正色道:“天可汗,明之国号,的确应了汉人和蒙古人共天下。但是,何者为日,何者为月,不是凭白产生了区别了吗?反而与天可汗的本意起了冲突。”
“还有,天可汗刚才说: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尽属大明。天下万国,皆为大明臣妾。这话诚然堂皇霸气,但是,蒙古四系听了,恐怕会心里不舒服吧?”
“尤其是术赤汗国,一直唯您的马首是瞻。拔都汗,一直以大汗的安答自居。怎么现在,就变成了大汗的臣妾了呢?”
“所以,臣以为,还是元的国号: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既堂皇大气,又没那么霸道,大蒙古国内部不起纷争。另外,这也符合华夏传统的中庸之道。”
赵朔又看向张勇,道:“你说呢?”
张勇道:“臣是个粗人,只懂养马育马,在这种国家大事面前,哪有臣说话的份儿?不过,如果,天可汗一定想听臣的意见的话,臣也觉得元好。”
赵朔道:“哦,为什么?”
张勇道:“具体什么道理,臣也说不好。打个比方吧,‘元’就像黎明前的天色,包罗万象,什么都容得下,朝气蓬勃。‘明’就像正午的日头,什么都照得清清楚楚,反而没了转圜的余地。臣觉得,还是这个‘元’字,让臣心里更安稳。”
“嗯,也有些道理。”
赵朔对于选“元”还是“明”,其实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