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陷入了彻底的震撼与茫然之中!
自古以来,
伊尹、霍光,权倾朝野,亦不过位极人臣。
何曾有过“十锡”之说?
这已完全超出了历代典章制度的范畴,是真正意义上的“破格”。
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原来,给诸葛亮加九锡是虚。
借机再次拔高李翊的地位,使其真正凌驾于所有臣子之上。
甚至超越了历史上有名的权臣,才是老皇帝与太子的真实意图!
而老皇帝也有充分的加赏理由。
那就是,为了表彰诸葛亮灭魏的殊荣,那就是得给他加九锡。
而为了不让诸葛亮超越李翊,捍卫李翊在汉室中的历史地位。
不过饶是如此,有较为守旧的大臣,如大鸿胪卿。
此刻,依然忍不住出列试探性地奏道:
“太子殿下,十锡之典,古未之有也。”
“于礼制恐有不合,是否……再行斟酌?”
刘禅面色不变,只是平静地重复道:
“此乃父皇亲口谕令,内阁亦已附议。”
“莫非卿等,欲质疑父皇圣裁否?”
他将刘备这面大旗祭出,语气虽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那大臣闻言,顿时语塞,冷汗涔涔而下。
连忙躬身退下,不敢再言。
其余心有疑虑者,见太子态度如此坚决。
且是皇帝之意,也只得将满腹疑问压下。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李翊,此刻方才出列。
他神色如常,既无狂喜,亦无谦辞。
只是平静地向着空置的御座方向及太子深深一揖,声音沉稳:
“老臣,李翊,叩谢陛下天恩,太子殿下隆情。”
“臣,领旨谢恩。”
其坦然受之的态度,更显其地位之超然。
仿佛这旷古未有的“十锡”之于他,不过是理所应当。
这场围绕着“九锡”与“十锡”的风波,最终以李翊地位的无形再度飙升而告终。
诸葛亮亦平静地接受了九锡之赏。
他深知,这既是荣宠,亦是将他明确置于李翊之下的定位。
他心中并无不满。
反而对刘备与刘禅此番平衡手段的精妙,暗自叹服。
封赏的最后一项,是对曹魏旧族的安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