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众功臣。
关于诸葛亮的进一步封赏,是内阁在经过商议,并得到刘备的首肯后,才定下的。
刘禅展开一份明显更为厚重、用玺也更为郑重的诏书,朗声道:
“首相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际。”
“总督伐魏诸军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终克复益州,剿灭伪魏。”
“功在社稷,泽被苍生!”
“前已增邑褒奖,然功高如此,非寻常爵禄可酬。”
“为彰殊勋,显荣宠。”
“经父皇授意,内阁廷议,特赐首相诸葛亮……”
“加九锡之礼!”
“加九锡!!”
这三个字如同惊雷,在殿中炸响!
群臣无不色变,暗自倒吸凉气。
九锡乃是人臣所能获得的最高荣典。
其象征意义远超实际赏赐,非定鼎之功、托孤之重者不可得。
如今朝中,享有此殊荣者,唯有丞相李翊一人。
如今再赐诸葛亮九锡。
则一朝之内,竟有两位“九锡之臣”!
这在前朝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先例。
更重要的是,在绝大多数朝臣心中。
李翊乃开国元勋,国家柱石。
其地位超然,功绩涵盖军政各方。
远非诸葛亮虽有大功却更侧重于军事所能完全比拟的。
且朝中李翊党羽极多,他们肯定也不能接受——
让诸葛亮与李翊同享九锡。
李家是他们的靠山,他们不愿意有新锐崛起能撼动李家的地位。
同时,
在许多老臣看来,这一举动也实是有些僭越。
甚至可能打破朝堂现有的权力平衡与尊卑秩序。
果然,
刘禅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众人的部分猜测。
却也带来了更大的震惊。
刘禅仿佛早已预料到众人的反应,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
“诸卿之虑,父皇与内阁早已洞悉。”
“李相乃国之干城,功盖寰宇,岂可与他人等同视之?”
“故父皇另有旨意:为表李相不世之功,特旨——”
“于九锡之上,再加一锡。”
“赐李相……十锡之荣!”
十锡!!
这一次,满朝文武已不仅仅是惊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