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商,致吴国富甲天下。”
“今观此台,虽汉武柏梁台不及也!”
刘永大笑,命侍从抬上一个大箱。
箱开时,满室生辉——竟是整箱的金饼。
“此乃近日海商所献,”
刘永随手抓起一把金饼,任其从指间滑落。
“孤欲再扩水师八千,打造楼船百艘。”
“以向海外番邦宣扬我国国威,诸君以为如何啊?”
席间顿时一片附和之声。唯有诸葛瑾起身谏道:
“大王,如今水师已有三万,楼船二百。”
“足可以保境安民。”
“若再扩军,恐劳民伤财,且招朝廷猜忌。“
刘永不悦:
“国相何出此言?朝廷既许各藩国自练兵勇,维护国内稳定。”
“孤何错之有?“
宴会遂不欢而散。
当夜,诸葛瑾密访好友严畯。
严府书房中,烛火摇曳。
“曼才兄,”诸葛瑾忧心忡忡,“今日宴上,大王又欲扩军。”
“兼之其又与东夷来往密切,孙权贼心不死,一直想反攻中土。”
“长此以往,恐生祸端啊。”
严畯沉吟道:
“……子瑜所虑极是。”
“不过,我闻令弟孔明不日将回京继任首辅,此事可真乎?”
“消息确实。”
诸葛瑾点头,“只是未得验实。”
“此乃天赐良机!”
严畯击掌道,“若令弟执掌朝政,子瑜何不借其首相之力,调回京师?”
“既可全兄弟之情,又可避此是非之地。”
诸葛瑾叹息:
“我何尝不想?只是大王始终不准我辞官。”
“既然如此,”严畯压低声音,“不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三日后,
刘永召诸葛瑾入宫议事。
“孤思之再三。”
刘永指着案上的水师扩建图样。
“扩军之事,势在必行。”
“国相为何总是阻拦?”
诸葛瑾心中已有计较,从容奏对:
“臣非阻拦,实为大王计。”
“如今朝廷虽许各藩练兵,然过度扩张,必招猜忌。”
“臣以为,不如将资财用于修建宫室。”
刘永愕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