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关中就暂时拜托你了。”
“具体的都督人选,还须等朝廷旨意下来。”
虽然诸葛亮委托了陆逊代管关中诸事。
但只有朝廷才能任命雍凉都督人选,诸葛亮说了不算。
他最多只能向朝廷建议,最终拍板决定的——
只有内阁和刘备。
陆逊郑重还礼:
“……都督可放心入京。”
“但愿他日朝堂之上,你能大展宏图,实现平生抱负。”
马车缓缓启动,诸葛亮最后回望了一眼长安城。
夕阳下的城郭巍峨壮观,而更让他留恋的,是这片土地上淳朴的百姓。
他想起离开交州时的情景,那时也是如此——
百姓夹道相送,哭声震天。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他始终秉持的信念。
“大人,”
驾车的亲随轻声问道,“此去洛阳,前路如何?”
诸葛亮收回目光,神色恢复了一贯的从容:
“无论前路如何,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马车渐行渐远,消失在官道的尽头。
而关中的百姓,将会长久地传颂着这位任八年,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诸葛都督。
……
建业城中,吴王宫阙连云。
飞檐叠翠,较之洛阳皇宫竟不遑多让。
时值暮春,
淮河上画舫如织,笙歌不绝。
吴王刘永正在新落成的“望仙台”上大宴群臣。
“诸位爱卿。”
刘永举杯,满面红光,“今日望仙台成,当与诸君共醉!”
这望仙台高九丈九尺,台基以白玉砌成,栏杆雕着蟠龙翔凤。
台上悬着南海珍珠串成的帘幕,地上铺着从波斯商人那里买的绒毯。
歌女们身着绫罗,在台中央翩翩起舞,宛如仙子临凡。
国相诸葛瑾坐在席末,眉头微蹙。
他看着席间觥筹交错,听着耳边丝竹靡靡,心中忧虑日深。
酒过三巡,刘永得意道:
“自父皇封孤为吴王,至今已历六载。”
“赖东海盐利、江南丝茶。”
“府库充盈,甲兵强盛。”
“近日又得交趾象牙、南海明珠,此皆海贸之利也。“
大将军全琮奉承道:
“大王英明,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