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写道:
“……吴王永日渐骄奢,已忘初心。”
与此同时,严畯来访。
二人在后园亭中密谈。
“子瑜此计甚妙,”严畯低声道,“刘永如今沉湎酒色,已三月不问军政。”
诸葛瑾望着亭外月色,神色复杂:
“我本不愿行此诡计,然为社稷计,不得不尔。”
“听说孔明已至洛阳,不日即将拜相。”
严畯道,“届时你调回京师,便可兄弟团聚了。”
诸葛瑾却无喜色:
“只盼吴国百姓,莫要受此牵连才好。”
诸葛瑾这也是以退为进。
刘永如此奢靡,除了耗费吴国国力外。
传到洛阳,传入朝廷,传入那位立志要做个明君,比肩高祖、光武的老皇帝耳中去。
便不能想象其会如何暴怒。
到时候诸葛瑾这个国相“规劝不严”肯定也会受到牵连。
届时,诸葛亮只需从中斡旋一下。
诸葛瑾便能引咎辞职,明贬暗升,调回京城去了。
这也是他们诸葛家的生存法则。
若不到万不得已,诸葛瑾实不愿行此策。
……
31007940
落花时节不见君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学书院】 www.wxhqjs.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wxhqjs.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