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之上的风云变幻,或许将带给他新的挑战。
风雪又起,但这一次,长安城内的暖意,足以抵御任何严寒。
长安都督府内,诸葛亮伏案疾书,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容。
笔锋如刀,在纸张上划出铿锵有力的字句。
写至激动处,诸葛亮掷笔长叹:
“苟安一时,必贻害千秋!”
半月后,这封奏章送至洛阳皇宫。
刘备强撑病体,在寝殿中仔细阅览。
奏疏中,诸葛亮简单汇报了自己这几年在关中的工作。
并论证了伐魏灭蜀的可能性。
还不忘在末尾,痛斥朝中主和派等软骨头。
其书略曰:
“臣亮顿首再拜,谨奏吾皇陛下:”
“臣受命督雍凉以来,夙夜惕厉,未尝敢忘陛下托付之重。”
“今关中气象维新,秦川沃野复现生机。”
“谨为陛下陈之:”
“一曰徙民实边,三辅遗黎归心。”
“去岁徙陇西民户三千于渭北,授田宅、给耕牛。”
“今麦浪连云,仓廪盈积。”
“羌胡部落闻风来附者七万余口,皆编入户籍。”
“教以桑麻,汉胡同耕。”
“市井共语,陇坂之间渐闻弦歌之声。”
“二曰屯田兴利,郑白渠复涌甘霖。”
“发戍卒三万修葺战国故渠,引泾溉田,新辟水田千顷。”
“军屯岁得谷百万斛,民屯赋税倍于往岁。”
“长安太学重建,胡汉子弟同席受业。”
“匈奴小王呼衍圭竟能诵《孝经》,此诚两汉未有之盛。”
“三曰魏廷崩析,天时已至。”
“曹叡孺子临朝,内宠专权。”
“司马懿暴卒五丈原,魏失其柱石。”
“犹记章武初年,臣督交州时,令士燮广植甘蔗。”
“今蜀中糖坊林立,成都富室十之七八赖此为生。”
“若战端一开,断其蔗源,则蜀贾必怨曹氏——”
“此诚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然朝中竟有腐儒倡和议之说,臣窃痛之!”
“彼辈但知割据自保,岂见天下苍生望汉旌旗如渴思饮?”
“昔高皇帝提三尺剑定鼎关中,光武皇帝起南阳而扫群凶。”
“今陛下承两祖英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