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老诸你在关中又有军功,又有政绩。
说不定下一任首相就是你哦。
所以简雍对待诸葛亮的态度也是相当恭敬,不敢得罪未来的帝国二把手。
诸葛亮执壶斟茶,神色不变:
“亮才疏学浅,唯愿尽忠职守。”
“不知朝廷对灭魏之策,可有定论?”
诸葛亮马上转移了话题,把灭魏之事拿出来放在正题上说。
毕竟,诸葛亮早已不是当年初入徐州的愣头青了。
他也是一个从政将近二十多年的政治老油条了。
首相是何等的权力?
何等的位高权重?
在诸葛亮看来,
李翊之所以能成为第一任首相,那是因为他有三兴汉室之功。
而陈登接任第二任首相,那是因为他有灭吴之功。
如果自己想要从自己手中接下第三任首相的话,那就必须要有灭魏之功。
这样才能堵住悠悠之口,才能让众人心悦诚服。
所以,对于讨伐蜀魏一事,诸葛亮其实是相当上心的。
简雍却摇了摇头,叹道:
“陛下病体未愈,暂无此意。”
“况且……”
他压低声音,“朝中有些人主张与魏和谈,认为连年征战,国库空虚。”
“加上之前河北大蝗,更有人借此大做文章。”
“说正是因为我朝大兴兵戈,不修仁政,故上天降下了责罚。”
诸葛亮默然片刻,终是未再多言。
临别时,诸葛亮命人取来西域珍宝:
大秦玻璃镜、身毒象牙雕、波斯地毯等贵重之物,尽数赠予简雍。
“边陲小物,不成敬意。”
简雍感慨道:
“孔明先生治下,长安繁华胜似洛阳。”
“他日回朝,必能大展宏图。”
送别简雍后,诸葛亮独立城楼,远望东方。
姜维悄然走近:
“都督,朝廷似有召您回京之意。”
诸葛亮轻叹:
“伯约,治国如弈棋,有时进一步,不如停一步。”
“关中基业初成,岂可半途而废?”
暮色渐深,长安城内万家灯火,胡笳声与汉家乐曲交织。
诸葛亮深知,这座城市的繁荣,只是他宏大蓝图的一角。
而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