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交集。
“儿臣拜见父皇。”
刘禅跪拜行礼,举止间仍带着几分稚嫩。
刘备温言道:
“阿斗,明日开始,你便代朕监国理政。”
刘禅闻言大惊,不解其意:
“父皇!儿臣才疏学浅,岂敢担此重任?”
“你迟早要继承大统,现在正是学习之时。”
刘备咳嗽数声,继续道:
“有李相与众卿辅佐,你不必过虑。”
李翊也劝道:
“太子殿下,陛下龙体欠安。”
“为人子者,当为父分忧。”
刘禅见二人态度坚决,只得叩首领命。
次日朝会,皇位上空无一人。
刘禅坐在下首的监国座位上,神情紧张。
群臣见天子未至,皆露诧异之色。
华歆率先反问:“
太子监国,可有陛下诏书?”
李翊立即出列,手持诏书高声道:
“陛下有旨:太子刘禅,仁孝聪慧,即日起代朕监国。”
“诸卿当尽心辅佐,不得有违!”
众臣窃窃私语,显然对这位年轻太子能否胜任心存疑虑。
忽然,一名老臣出班奏道:
“太子殿下,老臣以为诸葛都督伐魏之议过于激进。”
“是否应当……”
“此事容后再议。”
刘禅按照李翊事先教导,沉稳应答。
因为相父昨晚就跟他说了,
你别看朝堂上那些大臣在你父皇面前温顺的跟小绵羊似的,在你面前不见得会这么乖乖听话。
你父亲靠着几十年的威望,镇得住他们。
你年轻稚嫩,可别露了怯。
尽管已经鲜少参与朝堂之事了,但太子监国期间,李翊还是陪着刘禅。
因为他担心这孩子镇不住手下那帮人。
又有人试探道:
“殿下监国,是否应先熟悉朝政月余,再行决策?”
李翊立即厉声斥责:
“太子乃陛下亲命监国,尔等何敢质疑?”
“莫非想要抗旨不成?”
这一声呵斥,顿时震慑全场。
众臣见李翊态度强硬,皆知太子监国已成定局,纷纷叩首称是。
退朝后,刘禅长舒一口气,对李翊道:
“方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