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身为殿上持律的侍御史出面何止,也压不住,到处透着一等暗流涌动的意思。
章越听得清楚,面对辽军的介入,下面官员士大夫们,甚至百姓早已传开,有的说可以赢的,有的说不能赢的,两边都是各执一词,百姓们不知庙堂大事,大多是凭空猜测。
事实庙堂上的官员也不会比百姓们对两国的实力对比更加了然于胸,但一个个都要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得智珠在握的样子,以表示自己不是事后诸葛亮。
见此一幕,身为御史中丞韩忠彦也不再弹压,任着官员们继续议论下去。这是朝中清议,这样舆论最后代表是人心所向。
章越独自排众而立,这时却听后面有人道:“太师!”
“太师!”
章越转过身子看去。
令所有官员意外的是已是近半年一直称病不朝的文彦博今日也到了紫宸殿上。
却见文彦博佝偻着身子,手拄着龙头拐杖,在其子吏部侍郎文及甫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地上殿。
在场的官员们见了文彦博纷纷上前致礼,数人还上前说了几句话,才回到班内。看到文彦博入殿,朝中反对西征的官员们顿时信心大震。
没错,吕公著虽是出外,但朝中还有文彦博如此的泰山柱石,可与章越抗衡一二。
走至御座前,章越与文彦博打了个照面,彼此点了点头。然后八十高龄的文彦博由文及甫搀着立在台阶下。
此时此刻谁不知这位老态龙钟的四朝宰辅在想什么。
这时净鞭响起,天子与太后终于抵至,殿上的议论声方才停歇。
天子目光扫过殿上朱紫二色袍服的大臣,今日朝议非比寻常,战和之论将在今日定下。
天子还记得清晨太后得知章越决意西征后与自己长谈。
太后对天子道:“陛下,先帝常说,天下没有贤臣与奸臣。”
“你能牢牢制他的时候,他便是贤臣忠臣,但你对他放纵疏忽时,他便是奸臣恶臣。”
“看一人忠与奸不可一劳永逸,而是需不断地考察以及敲打,这才是御人之道……这乃先帝之言,也是老身所能教陛下的。数年来你看司空在朝中独断专行,这一次西征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行此险事。”
“退一步说,也是为了天下百姓。”
“再说这等灭国之事,陛下他日亲政自为之,岂可假手于大臣。”
天子犹豫半天问了皇太后一句:“若司空执意西征,还有谁可取代他为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