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轰鸣声隆隆响起,高高的行车,吊起来了转炉的炉体,缓慢的把这个一人多高的转炉炉体,送到了转炉座的上方。
在众人用绳索慢慢的牵引摆正后,行吊的操作员,在指挥员的指挥下,开始慢慢的往下放着转炉炉体。
在一声尖锐的哨声之后,检查人员确认了炉体两边的转耳,已经完全吻合在了底座之上。
这个转炉,就像是被左右两边的耳轴,悬空挂在底座上的尖底酒杯。
它可以像是荡秋千一样,通过前后摆动底部,而把炉中的钢水给倒出去。
空气侧吹转炉,它的空气,是从左边耳轴支柱中间的空气通道中出来的。
然后在立柱和抱轴瓦盖上的中心凹槽,共同形成的一个,环抱着炉体耳轴的空气槽中通过。
而炉体吊耳上有一个进气孔。
这个进气孔,正好在支柱和瓦盖连成的环形槽上。
高压空气通过环形槽进入耳轴进气孔。
进气孔里面的通道,连接围绕着炉体内部一圈的一个空气通道。
绕着炉膛内部一圈的空气通道内,有若干个极耐高温的,高镍铬合金制成的空气喷嘴。
这里面的镍和铬,还是特科的同志给搞来的。
这些喷嘴位于距离炉底上部的三分之二处。
在炼钢的时候,铁水将会漫过喷嘴。
而喷嘴里吹出来的高压空气,将会给铁水中带来大量的氧气。
氧气助燃铁水,让铁水剧烈燃烧。
猛烈燃烧的铁水,通过被投入炉中的造渣剂,比如石灰、铁矿粉或是氧化铁皮等,分离出来铁水中的磷和硫。
最后铁水中杂质浮起,这杂质下面的铁水,就成为了一炉粗钢水。
这个时候通过链条和齿轮带动,炉体倾斜。
钢水上面的炉渣会先被清理出来。
然后钢包就位。
炉体里的钢水,会被从炉中倒入钢包里,钢包拉走新出炉的钢水。
而转炉在倒出去了这一炉钢水后,还需要倾倒炉渣,清理炉膛,等待第二炉铁水进入。
整个过程非常快,炼一炉粗钢的时间也就是一个多小时左右。
加上清理炉膛的时间,也就是两三个小时。
如果炉膛需要修补,那换个炉膛就可以了。
这样炼出来的钢,比炒钢池中炒出来的钢纯度好,速度快。
像这样三吨的小转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