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新钢厂的第一炉钢水出炉的那天,前来观礼的几位总部领导,也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总部负责武器定型的军械部,对于陈常在搞出来的那门轻便的步兵炮非常满意。
尤其是那些负责试炮的老炮手们。
他们依据陈常在,在厂内试炮时测算并核实,火炮炮弹弹道数据汇总之后编制的,步兵炮简易弹道射表进行射击时。
所有目标全中。
从最近处的一百米,到极限射程的2800米左右。
完全命中目标区域。
而老炮手们最喜欢的炮弹。
则是陈常在根据这门炮的特性,设计出来的一款高碳钢基钼合金穿甲弹。
这款穿甲弹可以在一百米内,击穿30至35毫米的装甲钢。
在五百米内可以击穿25至30毫米装甲钢。
在一千米内,可以击穿20毫米装甲钢。
这样的穿甲深度,如果在欧洲战场上根本就不算是什么。
性能也就是和德国的那个37毫米反坦克炮“敲门砖”,在使用标准穿甲弹时的数据差不多。
但却远远比不上“敲门砖”使用的,硬质钨合金穿甲弹的效果。
不过这样的穿甲效果,在东方战场上已经足够了。
至少有这门炮伴随,步兵想要对付小鬼子前期的,中轻型坦克是绰绰有余的。
那十几毫米的装甲防护,这门炮在五百米内绝对保证击穿。
至于那些碉堡炮楼,就更不在话下了,就算是钢筋混凝土的炮楼。
一炮不穿,多打几炮也就给它拆了。
其实陈常在也想把德国人在1943年,给八八炮装备的硬芯穿甲弹。
或者是英国人在1944搞出来的,给17磅炮装备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给搞出来。
可是在想了想这些炮弹,对钨合金的使用数量和技术要求,以及制造难度后,他还是放弃了。
还是等以后自己的材料数量、合金工艺和制造工艺真正的提升起来后再说吧。
虽然后世对于整个世界能够制造穿甲弹的国家来说。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基础弹药,技术难度相对来说也不是那么高了。
但那是相对于后世,整个世界的基础工业技术高度上来说的。
这东西现在对于陈常在来说,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既然总部已经验收了这门步兵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