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助理的工作关系可以挂在我港岛的‘启明资本’名下,算是境外公司雇员,工资用美元结算,这样也方便。
我初步考虑,月薪可以定在一千美元左右,视情况再调整。”他直接抛出了一个在当下看来是天价的数字。
“一千美元?”旁边正在给他们续茶的刘雅娟闻言,忍不住低呼一声,手抖了一下,茶水差点洒出来,她连忙稳住茶壶,“这……这也太高了吧?光明,你知道现在国内工资水平吗?”她实在是被这个数字惊到了。
贺振中脸上也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
1979年,普通工人月薪也就三四十元人民币,高级技工或基层干部可能拿到五六十元,像他这样的高级干部,月薪也不过三百元左右。
一千美元,按官方汇率能兑换将近一千五百元人民币,如果按更反映实际购买力的黑市汇率,甚至能换到四五千元以上。
这个工资水平,高出国内平均水平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确实太过惊世骇俗了。
这比很多高级专家、教授的收入,都要高出一大截。
贺振中的语气变得严肃了些,说道:“光明,你的想法是对的,想用高薪吸引人才。
但一千美元……这个数目在国内太扎眼了,超出了常理。
就算挂在港岛公司名下,实际在国内工作,收入与周围人差距太大,未必是好事。
容易引人注目,招来不必要的议论和关注,反而可能带来麻烦,对做事不利,对被招聘的人也可能造成压力。”
他站在国内现实环境的角度,提出了中肯的警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在哪个时代都适用。
他看向阳光明,给出了一个更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建议:
“我觉得,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既要体现吸引力,又要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月薪定在一百美元左右,就已经非常有吸引力了,足够招到非常优秀、甚至超出你预期的人才。”
一百美元,按官方汇率也接近一百五十元人民币,是国内普通工人工资的三四倍,对于很多清闲单位的年轻人或者寻求额外收入的干部子弟来说,已经是极具诱惑力的数字了。
最关键的一点,工资是直接付的美元,真正的购买力和价值,远远超过官方汇率。
阳光明知道贺振中的顾虑非常有道理,过高的薪酬确实可能树大招风,违背了国内现阶段“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普遍社会心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