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由这家港岛公司作为法律主体和签约方,在美国开设券商账户,比如与高盛开立的账户,进行具体的证券投资操作。
这样,即使在美国层面发生任何法律或商业纠纷,其责任和风险也会被有效地隔离在港岛公司这个法人实体层面,不会轻易溯及顶层的BVI控股公司,更不会直接影响到您个人的其他资产安全。”
罗伯特·詹金斯律师接着继续补充,他的语气充满了对这种架构法律严谨性的赞赏:
“在资金流动路径上,这个架构也设计得极为灵活和高效。
您可以将资金从BVI公司作为资本金注入港岛公司,以满足其运营和投资需要。
投资获利后,利润可以以‘管理费’、‘专业服务费’、‘特许权使用费’或者最简单的‘股息’等形式,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前提下,从港岛公司支付给BVI公司。
由于BVI基本不征税,这部分累积在BVI公司的利润可以实现几乎零税负的沉淀和复利增长。
未来您若需动用资金用于个人消费、再投资或其他任何目的,也可以从BVI公司灵活调度至全球任何地方的您个人名下账户,过程相对私密,且不受某些地区繁琐外汇管制的限制。”
阳光明认真倾听,同时和自己的认知做对照。
这两位专家的解释,与他基于未来知识所构想的方案几乎完全吻合,甚至在某些细节上,如经济实质法的应对、独立交易原则的把握,提供了更符合当前时代背景的专业法律和税务依据,使得这个架构更加丰满和具有可操作性。
“那么,实施这样一个架构,在操作层面的复杂性,以及初始设立和后续维护的年度成本上,大致是怎样的?”阳光明问出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操作上已经非常成熟。”大卫·陈回答。
“全球有众多专业的注册代理机构和公司秘书服务公司,可以高效、保密地完成BVI和港岛公司的注册、文件准备以及后续的年度申报等事宜。
银行开户方面,由于有港岛公司作为实体,并且有明确的商业计划和与高盛的合作背景,虽然会比个人开户审核更严,但也无需担心什么。”
他顿了顿,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成本方面,初始的注册费和首年服务费,加上律师和咨询费,估计在数万美元。
每年的基础维护费,包括注册地址、公司秘书、年报等,两家公司加起来也大约在数万美元。
相对于您计划的千万美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