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用眼神征求你的直接意见,否则尽量由我们出面应对。
你的镇定和最终决策权,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下午两点整,可口可乐公司的五人团队准时出现。
为首的是詹妮弗·莫里斯女士,一位年纪大约四十岁上下,穿着利落的深色套装,发型一丝不苟的中年女性。
她身后跟随着四位团队成员:一位是表情严肃、抱着厚厚一沓文件的知识产权律师;一位是戴着眼镜、气质沉稳的包装技术专家;一位是手里拿着计算器、眼神精明的财务分析师;以及一位负责全程记录会议内容的年轻助理。
双方握手,寒暄,交换名片。
气氛礼貌而周到,但同时也带着大型企业对外谈判时那种固有的淡淡的疏离感和压迫感。
会议伊始,莫里斯女士没有任何多余的客套,直接表明了可口可乐公司的立场,显示出高效务实的强势风格。
“拉尔森先生,阳先生。”
她的目光扫过对方三人,最后在阳光明脸上停留了一瞬,“我们公司已经认真研究了你方提供的关于塑料水瓶改进的技术摘要和相关效果图。
不得不承认,这些改进设计,特别是瓶盖内部结构的防漏和二次密封设计,确实很有巧思,也切中了一些我们关注的实际痛点。”
她话锋一转,切入核心:“我们可口可乐公司,对于能够切实提升终端消费者体验、优化自身运营效率的创新技术和设计,一向持开放态度,并愿意为此支付合理的费用。
经过初步的内部评估,我们认为这批专利技术所体现的设计思路,与我们未来在包装,特别是水瓶包装领域的战略方向,存在一定的契合点。
因此,我们此次前来,是带着诚意的。
我们更倾向于一次性买断这些专利的所有权,包括其后续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应用、修改和再设计权利。”
这个开场白并未出乎阳光明等人的预料。
对于可口可乐这样的全球性巨头而言,买断专利是最干净、最彻底的解决方案。
它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后续授权的复杂性、潜在的法律纠纷和竞争不确定性,也更便于其进行全球统一的供应链管理和产品部署,甚至可以根据需要融入其自有技术进行再开发。
而从阳光明内心角度,他其实也更倾向于买断。
一次性买断能为他提供一笔可观的、确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巨额资金,这远比漫长且收入不确定的授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