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评述。
他言辞恳切,逻辑严密,引证合理,显示出他不仅密切关注着国际技术前沿的动态,更具备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前瞻性判断力。
几位考核老师,虽然表面上依旧保持着不动声色的严肃,但彼此之间几次细微的眼神交换、偶尔微微颔首的动作,以及笔尖在纸上记录时稍显急促的沙沙声,已然隐隐流露出他们内心的认可与惊讶。
居中的那位主考官,指节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的节奏,也似乎变得舒缓了一些。
紧接着的外语考核环节,几乎是无缝衔接。
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知性沉稳的女老师,用流利而标准、略带牛津腔的英语开始了提问。
问题从简单的个人基本情况、求学动机和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原因谈起,逐渐过渡和深入到对计算机某个具体技术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以及模拟了如果获得出国学习的机会,他希望重点研究的方向和理由,并设置了一个与未来国外导师初次交流、阐述个人研究兴趣的模拟场景。
阳光明调整了一下呼吸,那一口略带美式口音、流利地道、用词精准且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和语法错误的英语,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
他一开口,就让在场的所有考核专家,眼底都掠过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唯有熟知他能力的金兰教授,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
他应答自如,神态放松而不懈怠,用词准确而丰富,句式多变,表达流畅自然,尤其是在阐述复杂技术观点和未来研究设想时,专业术语使用得当,逻辑层次清晰,比喻偶尔贴切闪现,展现出的那种语言上的自如度和思维深度,仿佛他早已习惯于使用英语进行深入的学术思考、辩论和交流。
他展现出的语感和强大自信,绝非短期强化训练或死记硬背所能达到。
那位主要负责外语考核的女老师,眼中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赞赏之色,甚至在他流畅地回答完一个关于“早期分布式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可能的解决思路”的开放式问题时,下意识地轻轻点了点头,笔尖在评估表上停留了片刻,才继续书写。
整个高强度的近乎脑力鏖战的考核过程,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仿佛一场对智力、知识储备和心理承受力的马拉松式考验。
当居中而坐的中年主考官终于宣布考核结束时,阳光明才恍然察觉到时间的流逝,以及精神高度集中后带来的微微疲惫感。
主考官脸上,此刻露出了一丝几不可察的淡淡的满意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