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乘坐的绿皮火车,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呼啸前行。
车轮与铁轨碰撞发出有节奏的哐当声,车窗外的景象不断变换,从南方的水田渐变为北方的旱地,一片片玉米和高粱地在八月的阳光下泛着深绿。
旅程漫长而枯燥。
车箱里挤满了人,各种方言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烟草、汗水和食物混合的复杂气味。
阳光明靠窗坐着,时不时望向窗外,看着一望无际的平原和远处如黛的山峦线。
火车中途停靠了几个大站,上下车的旅客熙熙攘攘。
每当列车缓缓停稳,小贩们便蜂拥而至,高举着当地的特色吃食,用带着各地方言的普通话吆喝着。
每次停车,他都会警惕地注意着自己的行李。
虽然大部分现金和重要物品都已存入那个无人知晓的“冰箱空间”,但表面的旅行包里依然有需要看管好的东西,同样不容有失。
两天两夜的车程,在疲惫和思绪纷杂中度过。
夜晚,他与其他乘客一样,趴在窄小的桌板上小憩,却总是睡不踏实。
车厢里孩子的哭闹声、大人的鼾声、列车员的查票声,以及每到一站的上上下下,都让这趟旅程显得格外漫长。
当广播里终于响起“哈尔滨站到了”的通知时,车厢里顿时一阵骚动。
人们纷纷起身,从行李架上取下大包小包,挤在过道里准备下车。
八月的东北,并不会让人觉得炎热,阳光明随着人流下了车。
哈尔滨车站是一座俄式风格建筑,高大而古朴。
月台上人来人往,阳光明深吸一口气,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四肢,感受着东北大地特有的干爽空气。
他按照上次来的记忆,找到了长途汽车站。
相比火车,通往县城的汽车班次更少,条件也更简陋。
破旧的公共汽车里挤满了人和各种行李,阳光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把旅行包紧紧抱在怀里。
路面坑洼不平,汽车颠簸得厉害。时不时会遇到大坑,整车人都会随着车身剧烈摇晃。
有些当地乘客似乎早已习惯这种颠簸,依然能够安然入睡。阳光明却紧紧抱着旅行包,忍受着颠簸。
车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城市变为乡村,大片大片的玉米地和高粱地延伸到天际线。
远处是连绵的山峦,被茂密的森林覆盖。偶尔能看到几处村庄,低矮的土坯房或砖房散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