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
一路上,听着老农絮絮叨叨地讲着屯里的闲篇,讲今年的收成,讲冬天的寒冷,阳光明偶尔附和几句,大部分时间安静地听着。
老农说今年雨水不错,庄稼长势良好,看来能有个好收成。
这质朴的乡音和辽阔的黑土地,让他对二姐选择留在这里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牛车速度不快,但好在一直没停。十里土路,大约一个小时就到了。差不多四点钟的时候,牛车走进了靠山屯。
低矮的土坯房或砖房散落在视线里,一片宁静的乡村景象。屯子里的房屋大多带着小院,院里种着蔬菜,养着鸡鸭。
“前面就是靠山屯了!”老农扬鞭指了一下,“阳老师就在屯小是吧?我直接送你到学校门口,那地方我熟!”
“太感谢您了,大爷!”阳光明由衷地说道。
牛车“嘚嘚”地驶进屯子。
屯子里很安静,偶尔有狗叫声传来,几个孩子在路边玩耍,看到牛车都好奇地望过来。
这些孩子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脸颊被风吹得通红,但眼睛明亮有神,充满了孩童特有的好奇与活力。
马车最终在屯子边上的一处院门外停下。
院子是用土坯垒的围墙,院门是简陋的木栅栏门,里面有一排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平房。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靠山屯小学”几个字,字迹已经有些斑驳。
“到了!就这儿!”老农勒住牛,利落地跳下车,帮阳光明把旅行包拿下来。
阳光明再次道谢,又抓了一把奶糖塞给老农。
老农推辞不过,笑呵呵地收下了,嘱咐道:“快进去吧,里面挺安静的,孩子们应该正在上课。”说完,他赶着牛车,慢悠悠地离开了。
阳光明拎着旅行包,站在学校门口。他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头发和衣服,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栅栏门,走了进去。
院子挺大,打扫得还算干净。几间教室的窗户有些破损,用纸糊着,但整体还算整洁。隐约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清脆而整齐,给这个偏远的屯子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阳光明正在打量环境,一个八九岁、拖着鼻涕、戴着破旧帽子的小男孩从一间教室里跑出来,大概是上厕所,好奇地瞅着他这个陌生人。
小男孩穿着打补丁的衣裤,脚上的布鞋已经露出了脚趾头,但眼睛却明亮有神。
阳光明露出温和的笑容,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