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间,炊烟袅袅升起。
又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颠簸,汽车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县城。
县城比哈尔滨冷清许多,街道上的行人行色匆匆。低矮的房屋,斑驳的墙壁,处处显露出北国小城的质朴与岁月的痕迹。
阳光明在县城汽车站下了车,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看了看天色,已是下午三点。
阳光明站在汽车站门口,打量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小城。从这里到靠山屯还有十里土路,没有自行车的话,只能靠步行抵达。
他背着沉重的行李向前走出不远,运气不错,恰好遇到一辆缓慢前行的牛车。
车把式是个满脸风霜的老农,看上去约莫六十多岁,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双手粗糙有力,正赶着车往回走。
阳光明上前,用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客气地询问是否顺路去靠山屯。
老农打量了他一下,大概是看他穿着体面不像坏人,又听说是去屯子里看亲戚,便憨厚地点点头,示意他可以上车,用浓重的东北口音说道:“顺路捎你一段,坐稳喽。”
阳光明连忙道谢,从兜里掏出几颗带来的大白兔奶糖递给老农:“大爷,您含颗糖甜甜嘴。”
老农推辞了一下,见阳光明坚持,便呵呵笑着接了过去,剥开一颗塞进嘴里,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态度更加热情了:“哎呀,这上海糖就是香!上来吧,小伙子,包给我,我给你搁稳当点。”
阳光明把旅行包递过去,老农把它和车上的其他东西妥善地固定在一起。
阳光明则爬上了牛车,坐在铺着干草的车板上。牛车缓缓启动,牛蹄子踏在土路上,发出“嘚嘚”的声响。
车轱辘压过路面,颠簸依旧,但比起封闭拥挤的汽车,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沿途辽阔的翠绿山林,反倒让人心胸开阔了些。
路两旁是成片的玉米地,已经长到了一人多高,穗子开始变得饱满。远处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在八月的阳光下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绿色。
老农是个健谈的人,一边赶车,一边和阳光明唠嗑。
问他从哪儿来,来找谁,南方是不是冬天也不下雪。
阳光明谨慎地回答着,只说是来看在屯里当老师的姐姐,对于其他信息则含糊带过。
老农听说他姐姐是屯小的老师,话更多了:“屯小那个南边来的女老师?知道知道!阳老师嘛,文化人,脾气好,娃娃们都喜欢她!你是她弟弟?哎呀,从那么大老远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