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机锋的对话只是日常闲聊。但他微微上扬的嘴角透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事情正在按照他预期的方向发展。
下午,郎天瑞回到办公室,立刻关起门来,亲自起草那份《关于增加劳资科核算组正式编制一名的申请报告》。
他从档案柜里翻出近几年的产量报表、职工人数统计表和工资核算工作量对比数据,仔细研究起来。
他写得极其认真,详细列举了近年来厂子规模扩大、职工人数增加、工资核算及各类报表工作量激增的具体数据和事例:三年来职工总数增加了15%,月工资核算单据量增加了30%,各类统计报表增加了25%……
他强调现有正式人员不足,过度依赖临时工可能带来的数据准确性风险和管理隐患,充分论证了增加一个正式编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任职条件一栏,他着实费了一番心思,既不能太明显,又要确保阳光耀是最符合的人选。
他写上了“需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优先考虑回城知青”、“需有三个月以上本厂工资核算相关岗位实习或工作经验”、“需熟悉本厂各车间工种及工资等级标准”、“需通过珠算普通五级及以上考核”、“需作风严谨细致,无工作差错记录”等几条。
这些条件,放眼全厂,目前临时工里,几乎就是为阳光耀量身定做的。
就算去除“优先考虑回城知青”这一条,仅仅“本厂工资核算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和“无工作差错记录”这两条,阳光耀在核算组干了三四个月,表现优异,条件完全符合。
郎天瑞甚至特意加上了“珠算普通五级”这一条,因为他知道阳光耀的珠算水平很好,完全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个水平,而这一技能在当下,正是核算人员最重要的必备技能。
写完后,他又仔细修改润色了几遍,确保报告理由充分、逻辑严密、措辞得当,完全站在科室工作的角度,看不出任何私心。
他甚至特意在报告末尾加了一句:“该岗位人选需尽快到位,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核算高峰。”
第二天一上班,他就让科里文员用最工整的字体誊抄清楚,然后亲自拿着报告,去了赵国栋厂长的办公室。
走在厂区的林荫道上,他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反复默念着准备解释的说辞。
正如预料的那样,赵国栋厂长看到是劳资科自己申请增加编制,很是重视。他仔细阅读了报告内容,询问了几个细节问题,比如工作量增加的具体依据、临时工使用的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