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和风险等。
郎天瑞早有准备,对答如流,数据翔实,态度恳切,完全是一副为工作操心、为领导分忧的得力下属模样。
“赵厂长,您是知道的,每个月底、季度末,都是最忙的时候,各类报表、季末结算、下季预算,光靠现有的人手确实捉襟见肘。
临时工虽然能干些基础活,但核心数据不敢让他们碰啊,万一出点差错,影响就大了。”
赵国栋沉吟了片刻。他当然知道郎天瑞同阳光明的关系很亲密,也可能隐约听到些风声,已经知道岳书记女儿和阳光明哥哥的事,但他不会点破。
在他看来,报告本身写得有理有据,劳资科的任务确实加重了,增加一个编制是合理需求。
至于这个编制给谁,只要符合条件,他并不十分关心。
基于工作本身的需要,他拿起笔,在报告上签下了名字。
郎天瑞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双手接过报告,态度鲜明的说道:“谢谢厂长支持!我们一定更加努力的工作,绝不辜负厂里的信任!”
拿着这份有赵厂长首签的报告,郎天瑞心里踏实了大半。
回到科里,他按捺住兴奋,只是在对王组长等几个核心骨干闲聊时,“无意”中感叹了一句:
“赵厂长真是体恤咱们下面干活的辛苦,咱们科申请加个人的报告,他看了之后很理解,已经签字,就看后面流程了。”
这话很快就在劳资科小范围传开,大家都以为这是郎科长努力争取的结果,对赵国栋厂长和郎天瑞本人都多了几分好感,也更加期待申请能获批。
这种氛围正是郎天瑞想要的——既为后续阳光耀的转正营造了舆论环境,又无形中提升了自己和赵厂长的形象。
报告按流程送到了岳兴国副书记的办公室。秘书小陈将报告放在岳书记的待批文件堆最上面,因为看到赵厂长已经签字,知道这事比较重要。
岳兴国看到这份报告时,眼神微微一动。
他自然一眼就看出了郎天瑞的用意,也看到了赵国栋的签字。他拿着报告,仔细看了很久,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办公室里的挂钟滴答作响,更显得安静。
他心里明镜似的。
郎天瑞这一步棋,走得相当漂亮。主动提出申请,理由正当,程序合规,先获得了主管领导的认可,把他这个可能被说是“安排自己人”的未来岳父,完全摘了出来,还给了他一个顺水推舟、体恤下属的机会。
而且,赵国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