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病……咱们都得面对现实,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很可能就是长年累月了。”
他适时地停顿了一下,留下令人感到沉重的潜台词,目光扫过王金环和王银环,姐妹俩都下意识地避开了他那仿佛能看透人心的视线。
“长期这么下去。”
阳永康加重了语气,“就是拖累儿女了,甚至可能拖垮她们的小家庭。
真到那时候,就算你们老两口心里愿意,金环银环自己愿意,她们的丈夫、婆家能没意见?日子还能过安生吗?”
他的话句句戳中要害,直指问题的核心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些话充分被消化,然后继续摆事实讲道理:
“而且,金环、银环住得都不近吧?天天这么顶风冒雪、起早贪黑地来回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时间长了谁吃得消?万一自己也累病了,那不是更添乱吗?到时候两个病号,顾哪个?”
“所以。”
阳永康的语气斩钉截铁,“于情于理,我还是觉得,请个知根知底、专门的人来照顾,是最合适、最稳妥的长久之计!
就像桂花刚才说的,最好就在本弄堂或者附近,找个手脚麻利、干净利落、心地善良的老邻居或是熟识的闲散劳力。
这样好处多多:第一,不给金环银环添麻烦,不影响她们自己小家庭的和谐稳定,这是为她们长远考虑;第二,离得近,随叫随到,比儿女从远处跑来跑去更方便、更及时;第三,人家拿钱办事,有责任心,说不定比自家儿女更周到、更专业,还能避免很多家庭矛盾。”
“请人肯定要花点钱。”阳永康看向王师傅,眼神无比诚恳,语气推心置腹,“但这笔钱该花!绝对不能省!这是正用!是花在照顾卧床的病人、花在减轻全家负担、花在保全儿女家庭和睦上的!是花在刀刃上的钱!”
他再次把目光转向脸色越来越难看的王家姐妹,话里带上了几分语重心长,仿佛是一位真正为她们着想的长辈:
“金环,银环,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你们这么孝顺,肯定也不愿意看到因为长期照顾母亲,反而闹得自己家里鸡犬不宁、夫妻失和吧?
真要那样,你们母亲躺在床上,能安心吗?能痛快吗?这不是让她更难受吗?”
他巧妙地把“孝心”和“实际效果”对立起来,让王家姐妹无法从“孝道”的角度进行反驳。
王金环和王银环被阳永康这番合情合理、滴水不漏又处处为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