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忽然,他的目光在“工作服”这一项上停住了。
单价看起来似乎比市场同类产品均价略高一点点,但考虑到采购渠道和批次,似乎也在合理的浮动范围内。
然而,问题出在数量上。
申请采购的工作服数量,经过他心算累加,竟然几乎等同于全厂一线在岗工人的总数!
这立刻引起了他的警觉。
他清楚地记得,上个月下旬参加厂办召开的协调各部门工作会议时,有人在会上还特意提到过,去年全年全厂的工作服发放和以旧换新总量,远低于现在这个申请数。
而且当时会上明确确定,今年没有大规模招工计划,相反还有少量自然减员,工作服的需求总量应该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下降才是。突然申请如此巨大的采购量,理由是什么?依据何在?
他立刻翻看申请报告最后附着的“事由说明”,那上面只含糊其辞地写着一句:“为保障一线职工劳动防护需要,拟补充采购一批。”
这个“补充”的量,未免太大了些,大得反常。
阳光明再次感到了那种精心设计和刻意为之的痕迹。
这两份接连送来的、都需要他这位分管副科长首签的重要资金文件,似乎都披着合规合法、程序完备的外衣,内里却藏着不易察觉的尖刺。
如果他粗心大意,或者急于表现自己、融入工作,大笔一挥签上名字,那么将来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审计追查下来,他都将负起首要的无法推卸的责任。
阳光明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用手指用力揉了揉发胀的眉心。
办公室内寂静无声,只有窗外梧桐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的鸣叫。
看来,对方已经出招了。
而且一来就是组合拳,角度刁钻,直奔要害,阳光明但凡粗心一些,或者专业技能不够,必然会掉进陷阱里!
阳光明需要更专业的帮助,去印证自己的判断,而且必须是能暂时保密、值得信赖的人。
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科室里二十多张面孔。最终,他想到了两个人:周为民和吴爱华。
这两位副组长是科室里最早向他释放出善意和微弱靠拢信号的人。
周为民是五组的副组长,业务能力很强,是科里有名的“活账本”。
吴爱华则是四组的副组长,她从基层记账员干起,对各项财务制度、报销流程、历史沿革非常熟悉,堪称科里的“制度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