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问道:“以你的专业经验来判断,如果财务科依据这份报告,按百分之六十的比例批了这笔款,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周为民脸色微微变了一下,语气变得严肃:“由于这个项目涉及的资金比较大,如果……如果后期审计部门介入,或者厂里检查发现进度与实际不符,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个拨付比例。
甚至因为某些原因,大修就此暂停。
那么……多拨付的资金就是重大工作失误,甚至是……责任事故。
首要责任人,当然就是签字批准的领导……”
他没再继续说下去,但意思已经无比明确。
阳光明沉默了一会儿,手指在光洁的桌面上轻轻敲了敲,似乎在思考。
“这件事,情况我大致了解了。你先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包括组里的同事。文件暂时压在我这里,我需要点时间处理。”
周为民立刻点头,神色郑重:“我明白,阳科长您放心。我知道轻重。”
他的眼神里除了原有的恭敬,更多了几分清晰的敬佩和警惕。
敬佩的是这位新来的年轻领导如此细心敏锐,于细微处发现了大问题;警惕的是,这看似完美的报告背后,显然是一个来自科室内部的、精心布置的陷阱。
送走周为民,阳光明又以类似的请教业务的名义,通过电话请来了四组副组长吴爱华。
他把那份劳保用品采购申请递给她,借口是自己对历年劳保发放标准和库存周转情况不熟悉,请她这位老财务帮忙把关,看看申请数量是否符合常规,有没有超出预算计划或者违背惯例的地方。
吴爱华是个爽利人,接过文件,看得飞快,眼神专注,手指时不时在某个数据上点一下。
很快,她就抬起头,指出了问题所在,语气肯定:“阳科长,您看得仔细,这个工作服的数量确实有点问题,不太对劲。”
她指着申请单上那一栏数字,“往年我们都是根据劳资科提供的各车间实际缺额明细和年度换新计划来汇总采购,从来没有按全厂满员理论数量一次性申请这么大数量的先例。
厂里仓库还有一定的周转库存呢。
这么大一批工作服进来,仓库也扛不住啊,既占地方又压资金。
而且您看这个单价……”
她凑近了些,指着那个数字,“好像也比我们科里留底的、去年底采购的那批同规格工作服的单价,略高了一点,虽然幅度不大,但加起来,总价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