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生出了几分朋友间把酒言欢的热络情谊。
阳光明心里明白,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有了这些相互间的互帮互助,已经在他和唐建宏、韦鸿宇这两位手握实权的人物之间,悄然织就了一张无形却坚韧的关系网。
这顿家宴,吃得值。
……
日子在石库门的天井里缓慢地流淌,像弄堂深处那口老井里打上来的水,平静无波。
阳香兰在娘家已经住了一个多月。
最初的几天,她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魂,沉浸在巨大的悲痛里,浑浑噩噩,全靠母亲张秀英和嫂子李桂花寸步不离地支撑着。
或许是打击来得太突然太沉重,也或许是精神长时间紧绷后骤然崩塌,她住进来没两天,奶水竟毫无征兆地断了。
看着襁褓里饿得小脸通红、哇哇大哭的儿子阿毛,她急得心如刀绞,眼泪直流,巨大的无助感像冰冷的潮水将她淹没,绝望中又添了一层更深的恐慌。
万幸的是,小弟阳光明不知通过什么渠道,竟然弄来了婴儿奶粉。
那奶粉装在沉甸甸的罐子里,在七十年代初的魔都,这无疑是极其稀罕的东西。
靠着这些奶粉,阿毛才没饿着肚子。
家里人都松了口气,张秀英更是把阳光明夸了又夸,说他“有门路”、“有本事”。
为了让香兰的身体尽快恢复,重新下奶,家里听从了一位老中医的建议,想方设法给她增加营养。
不知道父亲阳永康和大哥阳光辉在外面费了多少周折,花了什么代价,隔三差五的,家里灶间就会多出一只褪了毛的老母鸡,或者一副油光光的猪蹄,甚至几条活蹦乱跳的鲫鱼。
逼仄的灶间里,时常飘出炖汤的浓郁香气,混合着煤球炉子特有的气味,引得邻居家的孩子扒着门框探头探脑地张望。
婆婆王氏那边很快也得到了消息,担心宝贝孙子饿着,在这一个月里,由大女儿王金环陪着,也来过阳家好几次。
每次来,都提着小布袋,里面装着几包珍贵的红砂糖、一篮子攒下的鸡蛋,还有两罐在当时也算高级营养品的麦乳精。
王氏抱着明显瘦了些的阿毛,心疼得直掉眼泪,反复叮嘱香兰要“放宽心”、“好好养身体”。
她看着香兰憔悴苍白的脸,又看看阳家灶间里冒着热气的炖锅,眼神里交织着感激和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也许是这些难得的营养品渐渐起了作用,也许是时间这剂最有效的良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