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跑着,穿过机器轰鸣的车间过道,绕过堆放着半成品零件的空地,径直走向厂区最里面一个存放废旧器材和报废模具的相对僻静的小仓库。
这里平时少有人来,高高的窗户积着厚厚的灰,只有几缕吝啬的光线勉强挤进来。
她熟门熟路地找到一个堆着破旧麻袋的角落,背靠着冰冷粗糙的水泥墙壁,才迫不及待地几乎是颤抖着从口袋里掏出那封信。
信封上那熟悉的、力透纸背的字迹,让她呼吸猛地一窒,心脏狂跳得几乎要撞出胸膛。
她小心翼翼地用指甲打开封口,生怕弄坏一点边角。然后,屏住呼吸,轻轻抽出里面厚厚的一沓信纸。
再次确认一遍。
七页!
真的是七页!
这个确认,让一股巨大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甜蜜和满足感瞬间淹没了她,连带着仓库里沉闷的空气都似乎清新了起来。
她顾不得麻袋上的灰尘,倚靠着,一个字一个字,贪婪地读下去,仿佛在品味世间最珍贵的琼浆。
阳光明的回信像一股清冽甘甜的山泉,瞬间驱散了仓库里的浑浊与压抑。
看到他对她和向红“厨房历险记”那充满善意的调侃和那些实用的小建议,她先是愕然,随即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清脆的笑声在空旷的仓库里显得格外响亮。
她赶紧捂住嘴,像只受惊的小鹿般紧张地四下张望,生怕惊动了什么。
他笔下重现的“能让狗绕路的窝头”和“黄绿黄绿的馒头”画面,让她脸颊再次发烫,羞赧之余,却又觉得无比亲切有趣,仿佛两人之间共享着一个只有他们才懂的带着烟火气的秘密。
那些关于烙饼的具体建议,听起来条理清晰,似乎真的切实可行!
她暗自决定,今晚回去就和向红姐试试,一定要打个翻身仗。
读到他对高尔基、鲁迅作品的分享,以及他巧妙引用《海燕》来鼓励她们面对“生活暴风雨”时,她的眼睛亮了起来,闪烁着敬佩和欣喜的光芒。
他的见解总是那么独到而深刻,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深度、豁达心态和对生活的洞察力,让她深深着迷,仿佛在他身边就能汲取到智慧和力量。
他提到厂里的工作、下车间见闻这些平实的叙述,也让她感觉离他那充满机器轰鸣和“的确良”气息的世界近了许多,仿佛能触摸到他日常生活的脉搏。
当目光最终触及信末那句“我也盼着那一天,能再和大家一起,享受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