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截然不同的韵律。
阳光明的硬壳笔记本和林见月的软皮笔记本,像两个小小的、秘密的舞台。
阳光明凭借后世信息爆炸时代熏陶出的敏锐、深厚的积淀和超越时代的视角,写下的句子风趣幽默,比如:
台上声嘶力竭表忠心,台下春蚕食叶笔不停。我们这算不算‘思想的野马脱了缰’?
或引经据典,富含诗意,比如:
梧桐叶影碎摇光,恰似心绪不成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或信手拈来的调侃,比如:
想起周文豪的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嗯,算了,还是听报告吧。
字里行间充满了特异的美感和从未见过的幽默,像为她打开了一扇隐秘的窗。
“嘘!当心被‘革命洪流’冲走。”林见月俏皮地警告,带着点小紧张和小兴奋。
“不怕。洪流之中,自有方舟。譬如,聊聊你喜欢的普希金?”阳光明巧妙引导。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林见月写下她记得最牢的一句。
“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阳光明补全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下半阙。
“你也喜欢这句!”林见月惊喜。
“喜欢他诗中那份对自由的渴望,对生命的热情,像暗夜里的星火,永不熄灭。”阳光明写下他对诗人的理解。
“可惜……现在能读到他的作品,少之又少了。”林见月语气带着遗憾。
“心中有火种,总能寻到柴薪,静待春风化雨时。”阳光明写下充满隐喻的鼓励。
林见月被阳光明话语间流露的学识、深刻见解和那份从容不迫的魅力深深吸引。
她觉得眼前这个青年,像一座蕴藏着无尽宝藏的深山,每一次对话都让她有新的发现和惊叹。
他懂得那么多她闻所未闻的事情,能用那么优美又独特、仿佛带着韵律的语言表达出来,既安全又充满深意。
她写下的回应,则充满了少女的纯真、敏锐的观察,比如:
窗外的梧桐叶子,绿得像刚泼上去的油画颜料,阳光一照,亮得晃眼。
还有对美好事物的天然向往,比如:
你看,斜对角那个女同志辫梢上的红头绳,跳啊跳的,像只小蝴蝶。
“一片叶落知秋近,满树葱茏正夏深。”阳光明由她的观察引发季节感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