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票行情的主妇;
还有几个和他年纪相仿、穿着朴素的卡其布青年装,脸上带着兴奋赶早来尝鲜的年轻人。
七月的魔都清晨,就在这早点铺子氤氲的热气、浓郁的食物香气、碗筷的轻微碰撞声以及人们压低的交谈声中,鲜活地铺展开来,带着这个年代特有的在匮乏中寻求慰藉的印记。
从早点铺出来,胃里有了暖意,阳光明并没有立刻去取物资。
时间尚早,街面上人还不多,他踱着步子,不紧不慢,朝着离家两条马路外的一片绿地走去。
那是个小小的街心公园,甚至有些局促,但绿树成荫,是附近居民难得的、可以透口气的休憩之所。
门口挂着的牌子,字迹已有些模糊。
几个穿着洗得发白、袖口和裤脚都磨出了毛边的蓝色或灰色练功服的老者,正慢悠悠地打着太极拳。
他们的动作舒缓而专注,一板一眼,眼神沉静内敛,仿佛周遭的喧嚣都与之无关,沉浸在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和缓慢流淌的时光里。
公园一角的苗圃旁,一个戴着破旧草帽、背脊佝偻的老园丁,正弯着腰,用一把豁了口的铁皮水壶,小心翼翼地给几株开着稀疏花朵的月季浇水,动作轻柔得像对待婴儿。
几个戴着鲜艳红领巾的孩子在仅有的小片空地上追逐嬉闹,笑声清脆响亮,像林间跳跃的鸟儿。
他们身上的衣服虽然干净整洁,但膝盖和袖口大多打着细密的、针脚匀称的补丁,这是这个年代里孩子们的普遍标志。
靠近围墙处,一丛丛夹竹桃开得正盛,粉白的花朵在浓绿叶片的映衬下格外显眼,散发出淡淡的、有些甜腻的香气——
这是公园里再常见不过的景致,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在朴素与清贫中顽强生长的生命力。
公园的宣传栏上,贴着些褪了色的宣传画和印刷体标语,内容多是“抓格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之类的口号,红底白字,在绿荫下显得有些突兀。
阳光明沿着碎石铺就的小径慢慢走着。
他看着那些打拳老者缓慢而专注的身影,听着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嬉闹,感受着老园丁侍弄花草的耐心与一丝不苟。
初夏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身上,带着植物的清新气息。
然而,他的思绪却飘得很远。
冰箱空间里那些琳琅满目的物资——包装花哨炫目的进口巧克力、带着异域风情的腰果——在这个环境里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如同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