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容衣着皆需庄重得体。
只见她面颊上薄薄施着一层粉黛,眼角微微上扬,唇瓣粉嫩,本就钟灵独秀的一张脸愈发清丽动人。
钱塘的赵氏茶坊能够红火,不仅是茶品精细,与赵盼儿的相貌亦是息息相关。
宋引章凝眸看着她,轻声道:“盼儿姐,你头回进宫,怎么不见半点紧张?”
“紧张有什么用,你都在官家面前夸下海口了,我自当好好准备。”
“总不能让官家大失所望,真治你个夸饰之罪。”赵盼儿抿唇一笑。
原本在她的计划里,至少再过个两三年才能来京城和宋引章团聚。
进宫面圣,这样的机会她自然珍惜的很,毕竟关乎着将来能否为父亲翻案以及往后的生计。
孙三娘笑眯眯开口道:“什么夸饰之罪,我们盼儿本来就是这样。”
宋引章抓住赵盼儿的手,“如果官家能帮盼儿姐你开茶坊,凭你的本事,最多一年半载,就可以在京城站稳脚跟了。”
“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赵盼儿神色从容,最后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站起身轻声道:“时辰不早,咱们该出发了。”
——
皇宫,垂拱殿内,文武百官整齐列于两侧。
赵晗听完西南递来的军报后。
只见盛长柏上前一步,双手持笏,沉声道:“禀官家,考成法推行至今,经吏部与都察院多方核查。”
“已有二十六名官员因推诿政务,勾结士绅,阻挠新政等罪名革除官职,听候发落。”
“另有十六名因政务拖沓,清丈不利贬等罪名贬为地方散官。”
“亦有八名官员在任上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致力推行新政,臣已将其名录与功绩详列成册,呈请官家予以嘉奖。”
赵晗轻轻点头,“朕设考成法初衷正是如此,奖优罚劣,方能整肃吏治,稳固朝纲。”
“嘉奖之事,朕准了,钱帛还是官职晋升,盛爱卿拟定便可。”
盛长柏拱手一礼,“臣遵旨。”
位于文官前列,紫袍玉带的盛纮余光不自觉看向盛长柏。
自打从兵部调任太常寺,他整个人都轻快不少。
几次在书房中感慨,还是这种只需依照规章来办的闲散差事适合自己。
自打盛长柏调任回京,朝中无人不夸赞他盛纮生了个秉公执法,前程似锦的好儿子。
盛氏一族算是从他手中开始振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