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十月初三。
延平府,南平城。
何名标站在城头之上,看着这座依山傍水而建的大城,心有感慨。
如果现下是和平时期,那么他必然能看到城墙外的河道上满是求学的学子、假道于延前往福州的商贾所乘的舟楫,以及满载着茶叶、瓷器或手工纸的货船。
舳舻相接,自建溪顺流而下,来到延平。
最先经过东门延禧门,然后是小东门延恩门。
城墙上这座特别雄伟的建筑,一定会吸引船中人的目光,或许也同时有人正登楼远眺着江景和船中的人儿。
那座楼名叫百角楼,又名凌虚阁,也就是他现在所在的位置。
这里地理位置绝佳,是登高望远、吟诗作对的好地方,墙壁上也刻画着不少名人雅士的诗作。
然而,何名标心中感慨的并非这风雅景致,而是赖裕新攻城拔寨的速度与手段。
这位“铁公鸡”竟能联合当地的红巾军、哥老会等反清势力,里应外合,几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这座闽中重镇!
更让何名标有些“郁闷”的是,赖裕新见他率主力抵达,毫不恋战,立刻征用当地船只,载着本部精锐,顺着闽江浩荡而下,直扑福州去了。
“这泼天的功劳,倒让那姓赖的抢了先机……”
何名标心中暗自嘀咕,但统帅府的命令很清楚。
拿下延平,即刻兵围福州。
赖裕新可以轻装疾进,他却不行。
身为第三军军长,攻克府城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安抚地方、清点府库、维持秩序、招降属县,千头万绪,都需他这主将来坐镇决断。
转过身,何名标的目光落在被反绑双手、押解上来的原延平知府金万清身上。
此人四十多岁年纪,面容清癯,虽为俘虏,神色却还算镇定。
“金知府。”何名标开口,声音洪亮:“我老何听说,两百年前,清妖打到这里时,南明那帮官儿大多跟着隆武帝跑汀州去了,就留下一个叫王士和的在这儿守城,本想拼命,结果兵都跑光了,城没守住,王士和自杀殉国了。”
“今天,我光复军没费一兵一卒,就进了你这南平城。你怎么没学着那王士和,也来个以身殉职?”
金万清闻言,轻轻叹了口气,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官袍,坦然道:“将军,下官……唉,卑职已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实在不愿再轻言生死。”
“况且,卑职也曾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